郭洺皺眉道“來安、全椒那邊的縣城,原來的官府沒留下點糧食布匹麼?”
“沒有。今年滁州一帶,旱蝗相仍、災荒遍地,再加上兵亂,百姓大量逋逃,官府根本徵不上什麼賦稅。”
李善長說著,嘆了口氣道“目前我軍剩下的存糧,只勉強夠吃一個月,這還是公子有遠見,沒有胡亂招募兵馬的緣故。”
“沒有其他的辦法了?”
“聽說南邊的和州還算安定,沒有受災荒和兵亂波及,公子若能在冬季來臨前,發兵把和州城打下來,糧草之事應能迎刃而解。”
郭洺聽罷,搖頭道“不妥。我先前派人探查過,那和州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關鍵還駐紮著上萬元兵。倘若我們發兵過去,一時打不下來,入冬就更不好辦了。”
“其實在下也有這層憂慮,所以才來見公子。”李善長悠悠一嘆,接著道“可是除此之外,難道我們還有其他法子麼?”
“容我仔細想想。”郭洺坐在官帽椅上,用手指敲了敲扶手,閉目沉思了一會兒,忽睜開眼道“其他法子,倒也不是沒有。”
“公子有何良策?”李善長十分好奇。
“百姓沒糧了,不代表士紳大戶沒糧。”郭洺淡淡一笑道“這些人肯留在本地,不去逃荒,就說明他們肯定有辦法度過災年。”
“公子的意思,莫非是……”李善長聽了這話,忙搖頭道“不可,萬萬不可!這些地主豪強,乃是咱們治理地方的基石,將來不論收稅,還是徵發徭役,沒有他們便什麼也做不成,您這樣豈不是飲鴆止渴麼?”
“先生說的那是太平時節,如今是亂世,什麼都可以推倒重來。”
郭洺搖了搖頭,不以為然道:“況且,您太瞧得起那幫軟骨頭了,他們的能耐,也就平日欺負欺負鄉中百姓,面對我等手裡的真刀真槍,又能如何,又敢如何?”
“那些色厲內荏、欺軟怕硬的東西,你表現得越客氣,他們越不拿你當一回事兒,只有鞭子結結實實地抽在身上,他們才知道聽話,當年蒙古人就是這麼幹的。”
“這……”李善長聞言,有心反駁,又覺得對方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郭洺接著道:“況且這次,本公子也不是搶,而是跟他們‘借’,他們若識相點,把糧食‘借’出來,一切好說,如若不然……”
“不然如何?”
郭洺眯著眼,聲音冷冷道:“誰不合作,我便以對方心繫北虜為由,將其名下所有家產,盡數抄沒。糧食歸我們,田地分給周邊百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請公子三思,這些事倘若傳到外面,被人添油加醋,在下只怕您的名聲會受影響。”李善長還是不贊同對方的想法,換了個方式勸誡道。
“名聲不是靠吹出來的,而是靠做出來的,屆時百姓分到了田地,受了我的恩惠,本公子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郭洺說到這裡,擺手道:“就這麼定了。我這邊軍務繁忙,抽不開身,此事還是由先生親自替我主持,軍營裡的兵馬,需要多少,隨先生選用。”
“這,唉……在下領命。”李善長無奈地點了點頭。
不管他心裡再怎麼排斥,也只得答應下來,誰讓對方是自己的主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