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求訂閱。)
孫銘五人就這樣在朝堂上較量出最大化利益,這也使得孫景輝他們在不同程度上身價抬升,間接提升了門閥實力。
秋帝國重文輕武,但那不過是表面現象,做給世人看的,其實身為五大門閥家主最清楚,門閥想得以昌盛,那麼手中就必須掌握軍權,唯有牢牢將軍權把握在手,那麼才能永保門閥昌盛。
孫銘他們憑什麼敢以帝國臣子身份強壓皇帝?
靠的不就是手中軍權,如果不是這樣,亦或者讓段輝掌控帝國三分之一軍權,那秋帝國如今是什麼樣還不得而知呢。
霍家經此次征討荊州,派遣大軍5萬,經一系列勝仗最終攻佔江夏郡、南郡、長沙郡三郡之地,並在梳理三郡期間進行嚴苛選拔,使得駐紮荊州的軍隊膨脹至25萬大軍,而這還不包括分駐秋帝國的揚州、徐州的12萬大軍。
若將其全部加在一起,霍家經荊州一戰,竟使麾下軍隊擴充至前所未有37萬大軍,在這個以軍權決定最終實力的世界,家主霍傑如果不傻的話,那他絕對是不會放棄這來之不易的機會的。
所以接下來要交鋒的就是五大門閥麾下軍隊編制問題,遇到貼合自身的利益,那孫銘他們絕對會寸步不讓。
別看霍家麾下有37萬大軍,但真正可隨叫隨到的大軍並沒有那麼多,12萬大軍分駐揚州、徐州霍家所控郡縣下,而江夏郡、南郡的獨特地理環境,為確保霍家利益,也為保此三郡不被羽帝國派兵攻陷,霍家在此三郡駐紮12萬大軍。
在江夏郡、南郡、長沙郡這三郡之地就駐紮12萬大軍,可以肯定的講霍家負擔很重,但即便是這樣,霍家也不會輕易將麾下將士進行縮編。
新一輪交鋒再起。
身為太尉,辛寧穩坐秋帝國軍方第一把交椅,但由於被孫家壓制,竟使得辛家麾下軍隊編製成為墊底存在。
一直以來辛寧都在想盡一切辦法,想要讓辛家直接掌控軍隊編制進行擴充,而藉助霍家的意外崛起,辛寧認為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堵不如疏,就算是辛寧他聯合其他門閥壓制霍家,讓霍家軍隊編制進行縮編,但實際效果並不大,與其這樣倒不如讓自家軍隊編制得以擴充,這才是最重要的存在。
身為老狐狸的辛寧,大咧咧站起,衝段輝拱手道:“陛下,此次征討荊州,霍家不遵門閥軍約,竟私自擴充麾下軍隊,這簡直是對其他門閥赤裸裸的挑釁!”
辛寧意味深長的看向霍雄,而孫銘藉此打斷道:“辛太尉的沒錯,霍家不遵門閥軍約,按軍約霍家當立即對麾下軍隊縮編,縮編至20萬大軍!”
要這門閥家主中誰最不願意看到霍家實力大增,非孫銘莫屬,因為霍家變強,衝擊最大的當屬孫家。
所以為確保自家門閥權威,孫銘肯定會明裡暗裡的聯合其他門閥,藉此來壓制隱隱超越孫家的霍家。
這不井恢、奉歆也摻和其中,那潛在意思很簡單,就是讓霍家吐出不該存在的軍隊,因為這對他們來威脅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