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神性,道行亦或是佛性等等,都只是修行者對自身修行感悟的一種心靈上的昇華,內中蘊含著修行者對某種或多種規則闡述的精華。
不過東西方的修行還是有所差別的,道行一般是有點及面,最初以一點為切入,之後衍生開來,感悟天道至理,修的是一個全字;而神性則專注於唯一,此唯一有時並不單指一道規則,而是有些的幾道規則,之後以此為根基修行權能,匯聚信仰,鑄造神格,修行的速度至少是修行道行的數十倍。缺點亦是明顯,權能的範圍狹窄,潛力有限,在後期的修行速度會驟然下降許多,所以一般修行神性方向的,都選擇較為高階,潛力無限的規則為根基提煉神性。
不過即便修行神性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神性還是大多數人的選擇,雖然道行亦能增幅修行者的威能,但卻沒有權能那麼強大以及見效快速。
這就是九階修行最初階段所要做出的選擇。只不過秦墨從來都沒想過要修行神性,道行自始至終都是他的首選,即便他的道基規則潛力巨大,即便他有夢之神殿能夠為他匯聚無限信仰,但他還是義無反顧的拋棄了神性修行。
身為一個東方人,華夏人,這種思想幾乎銘刻在每一個華夏人的靈魂中,即便華夏有一點時間受到來自西方思潮的影響,但作為能夠修行到九階的超凡強者,哪一個不是意志堅定之輩,也只有聊聊數個會去修行神性法門。當然,神性法門的缺點也是很多華夏超凡者拋棄其的最主要原因。
不過出了華夏,乃至出了亞洲,神性法門的修行卻是一種常態了。不得不說,有些根植於靈魂深處的文化核心不是說改變就能改變的。
黃金九階在西方稱為半神,在東方則為元神境,都是跳脫三界的最後一個境界,也是最難修行的一個境界,積累神性,提升道行,之後超凡者的根基規則在神性道行的澆灌下,蛻變為法則,憑此,超凡者即能跳脫三界,叩開仙門神鎖,成仙為神。
而秦墨憑藉著雄厚的根基,所需要澆灌的道行更是在普通九階數倍之上。
九階修行,第一階段,即是以道行或神性澆灌根基規則,令根基規則發生蛻變,而第二階段,由於道行與神性在屬性上的差別,修道行的超凡者會漸漸蔓延到其他囊括與根基規則的其他規則,令其蛻變,甚至若是想要根基更為深厚的話,超凡者還可以繼續修行其他規則附加與蛻變成法則的根基之上,繼續以道行澆灌,幾可無有止境。只是即便是晉升九階的超凡者,壽數也是有數的,若是持續貪得無厭下,勢必會被拖死,故而量力而行是元神修士最需要注意的。
反觀半神,在第二階段,在第一階段令根基規則蛻變為法則後,會漸漸把半神領悟的其他規則在神性的作用下轉化為根基法則的底蘊,繼續增厚根基法則的深度,直至全部轉化完成,成為最純粹的單一法則。
這就是黃金九階最初的兩個階段。
此時秦墨手中有著五十九縷神性,即五百九十年道行,現在他有兩個選擇,一是繼續啟靈維度星座神只,而則是投到夢之規則,進行初步澆灌。
別看維度星座神只似乎沒用,但恰恰相反,維度星座神只的完整性意味著秦墨的道體是否圓滿,這預示著他將來是否能以完美的狀態跳脫三界。當然除此之外,維度星座神只的覺醒,也意味著秦墨選擇權,可能性的增加,以及輪迴靈盤的運轉速度。
輪迴靈盤的運轉速度不言而喻,且說選擇權可能性的增加。
如果把一元宇宙的現世比作一條大江的話,那麼漫威宇宙就是一條由無數溪流組成的組成的溪地。長江大河有無數暗礁暗流,這是無數眾生面臨的命運交叉,而溪地雖無暗礁暗流,卻已經有了無數的命運,兩者比較來說各有優劣,但本質而言對命運的闡述殊途同歸。
而秦墨的八十八維度星座神只卻是在大江之邊另開一渠,避開江流中的所有暗礁暗流,在溪地之中另闢一溪,雖然渠終歸會迴歸江流,溪亦會重歸溪地,但秦墨的八十八維度之力卻是實實在在的天外之命,不在命運的範疇之內,所有的預言及占卜都不可能卜算得到。
所以說,秦墨是有真正改變自己命運的秘法。只不過要想施展亦需要不菲的代價與條件。八十八維度每個維度代表著一種可能性,但其中的四十八道青銅星座神只所鎮守的維度代表的是四十八個較差的命運選擇,二十四道白銀星座神只所鎮守的維度代表的是不差不好的命運選擇,最後十二道黃金星座神只所鎮守的維度代表的是較好的命運選擇。
當然,無論是較好還是較差,都只是相對而言,並且這裡的好與差並不單針對秦墨一人。
想要開啟維度的命運選擇,首選就要覺醒鎮守的維度星座神只,之後在耗費海量的夢之精華後,才能實現,而代價更是巨大,其所鎮守的星座神只說哦蘊含的道行全部消耗,注意是永久性消耗,再想要運轉對應的維度選擇,需要再花費道行啟靈星座神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