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五人見魯智深被逼到校場邊上,已經無處可退,哪能錯過這個機會,拍馬縱槍挑了過來。
不過他們還保持著頭腦清醒,五匹馬五個方向,前後拉開距離,這樣魯智深即使反擊,將一兩人打下馬,其他人也能將其戳翻。
昭陽此時卻聽俞大猷哼了一聲,奇道:“怎麼了?”
俞大猷指著最後一人,說道:“你看,還沒獲勝,已經起了別的心思。”
昭陽公主定睛一看,登時明白過來。
其中一人,故意將馬放緩,落在後面。
這也就罷了,他端的木槍,明顯瞄準的是身前兩人的後背,這是打定主意,只要魯智深一落敗,他就將身前兩人挑落馬下。
俞大猷陰著臉道:“他沒搞清楚,什麼是配合圍攻制敵,什麼是背信棄義偷襲。”
“還沒取勝,就把同僚視作敵人爭功,此乃戰場取亂之道。”
昭陽郡主深有同感:“確實,上一刻還是同一陣營,下一刻卻被同伴偷襲,任誰都會不服氣,以後行軍打仗心存芥蒂,必生禍端。”
俞大猷轉頭對考官道:“記下他,給他個下中評價。”
有了這個評價,基本和武進士無緣了。
李如松一馬當先。
他頭盔面甲下面,呼吸越發粗重。
剛才就是他發聲指揮,將一眾人捏在一起。
這次他表現極好,和其他人聯合起來對付魯智深,也是迫不得已。
他明白,要是魯智深雙臂完好,自己這邊可能已經全都敗了。
參與圍攻魯智深,他也有些意興闌珊,但他知道,在武功方面,自己可能永遠比不上魯智深。
倘若如此,對方要做勐將,自己就要做統帥。
勐如呂布,也在三英面前討不了便宜,自己單打獨鬥不行,但是可以領著眾人取勝,這就夠了!
他眼見魯智深後退一步,背靠旗杆,見對方面色如常,心中突然隱隱有些不安。
對方已經被逼到絕境,還能有什麼後著?
五十步,三十步,二十步。
他就見魯智深呼的一聲,將長槍勐地投了過來。
李如松連忙一個蹬裡藏身,木槍從他頭頂上飛過,驚出他一身冷汗。
他翻回馬鞍,長出了一口氣,心道對方槍都扔了,這是技窮了?
他勐然間睜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