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出聲道:“派人去太原,不惜一切代價查清太原陷落的真相。”
“同時想辦法給大離內的幾位,讓他們務必想辦法,不讓大離攻擊大同。”
平夜親王聽了,躬身道:“臣遵旨。”
太后等平夜親王出去後,見身前的小皇帝全程都在發呆,心中嘆息,北莽這內憂外患,不比大離遜色,只不過暫時沒有爆發罷了。
要不是大離有很多拖後腿的,北莽未必這些年能佔住優勢,太后知道大離遲早會反撲,但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玉京城中,許多人已經知道了太原被攻陷的訊息,所有人都是喜氣洋洋。
多少年了,北莽大離邊境來回拉鋸,雙方各有進退,這邊勝了,來年又被推了回去。
雙方誰也打不下對方的堅城,就這麼幹耗著。
然而這次,不僅將平陽收了回來,還將對方的百年堅城也攻下了!
這絕對不是將邊境線往北推進了數百里那麼簡單,因為太原的意義,實在太重大了!
只要太原被大離佔住一天,大同的北莽騎兵,就不能肆無忌憚南下,攻擊河中府和洛陽。
因為兩邊距離實在太近,幾天便可到達,要是大同空虛,太原隨時可以調兵攻打大同!
這一下子,京城,大同,太原,三城的南下線路,被破掉了兩條,以後北莽難侵,幾乎只能走山東道南下!
而大同成了一個雞肋,只要大離派重兵駐守太原,就能讓北莽在山西的南下路線形同虛設。
所以太原的陷落,對於大離朝來說,不亞於開國功臣立下的大功!
兵部所有人都在猜測,此戰的功臣武狀元魯智深,會被封什麼爵位。
此時兵部眾人聽說魯智深正在平陽守城,很多將領紛紛提議,從河中府派出大軍,匯合平陽和太原守軍,一舉將大同攻下來!
然而此時在御書房內,李聞成看著一疊奏摺,臉色極為憤怒。
他盯著於誠道:“你說說,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於誠躬身道“皇上,這件事情已經鬧開了,必須要有所交代,文官和武官不一樣,他們在禮法上,是一定要討個說法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一疊奏摺,有御史,有六部官員,有四王八公。
說的是不相干的兩件事情。
新科狀元魯智深偽造身份,犯了欺君之罪。
被關在詔獄的榮府賈寶玉,其曾經在大觀園內吟反詩,意圖謀反,其從小就在書房內寫下有造反字樣的句子,足見從小包藏禍心。
李聞成將奏摺摔到地上,冷笑道:“他們不管知不知道內情,卻抱團被人利用,指東打西,意有所指,卻不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