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有人敲門,賈雨村開口道:“進來。”
進來的卻是個面貌秀麗,眉目婉約,雖無過人姿色,卻有動人之處的女子,年紀頗輕,看著還不到三十許,手裡託著碗燕窩。
賈雨村忙站起來道:“這種事情自有丫鬟做得,不必每日勞煩夫人親自送來。”
女子笑道:“我自是做慣了這些事情,何況半日不見夫君,又怕打擾你,這才找機會過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便是賈雨村夫人,名嬌杏的。
當日賈雨村落魄,寄宿在甄家時,推窗偶遇這嬌杏擷花,嬌杏看賈雨村儀表不凡,離開時不免回頭幾次。
賈雨村便認為此女對自己有意,他自命不凡,想著此女倒是個慧眼識英雄的,當下記在心裡。
後來賈雨村果然發跡,新升了金陵知府,赴任時卻在街上遇到嬌杏,登時想起前事,著人打探甄家下落。
後得知甄家失火敗落,甄英蓮被拐,甄士隱跟著瘋道士出家,家裡只餘甄家娘子並嬌杏幾人,不免感嘆世事無常,第二日他便來向甄家娘子求娶嬌杏,做了二房。
不成想嬌杏入門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載賈雨村原配染疾病逝,賈雨村便將她扶側作了正室夫人。
此等經歷,從丫鬟到二房再到正室的官家夫人的,萬不存一,其命之好,堪稱僥倖。
這嬌杏夫人也是知道自己底細,當日賈雨村被參,中間有擅篡禮儀之說,說的就是二房扶正一事,以為攻訐賈雨村,所以她心中常有愧,自是事事親為。
賈雨村喝了幾口燕窩,見夫人靜靜坐在那邊,心中一動,說道:“你說要是甄老爺尚且在世,又犯了事被關起來,我是救他不救?”
嬌杏聽了,脫口而出道:“老爺得知甄老爺的下落了?”
賈雨村笑笑:“並無,我就隨口一說而已。”
“你是不是心裡怪我,當日沒救那甄英蓮?”
嬌杏沉思一會,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按道理說甄老爺對老爺有知遇之恩,老爺為還恩情,於情於理也要拉一把的。”
“但老爺胸有丘壑,是心裡有把尺子的人,但這尺子和其他人,卻並不相同。”
“所以老爺的事情,心裡早就有數了,我說了也無用。”
賈雨村笑道:“你果然識得我。”
嬌杏低聲道:“不顧誹謗,連妾身都能扶正,我不信老爺是那麼絕情的人。”
賈雨村嘆道:“我也未必如你想的那般好。”
他怔怔想起前事,過了一會才回過神來,嘆道:“你先去把,我要再好好想想。”
到了他這種位置,必須要站隊。
不站隊,只會被兩邊都看成敵人,根本不可能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