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這是李太白對這一次天地大劫的預言,鬼族在作亂之前其實也是天地間的一個種族,只是相對其他生靈來說,鬼族一直是處於陰暗面,就像是陰陽之辯一般,其他的生靈是陽面,鬼族就是陰面。
有靈眾生便有魂魄,但鬼族不一樣,他們只有魂魄,他們生來便與人死後脫體而出的魂魄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其他生靈的魂魄離體以後七天之內就會消散,化作魂氣遊離於天地間,等到下一個生靈降生時,這些魂氣便又重新組合成新的魂魄。
而鬼族可以以魂魄的姿態長存,他們以魂氣為食,死後也同樣散成無數魂氣,與其他生靈不同的是,他們無法繁衍,只能靠天地間魂氣自然聚攏形成,因此歷來鬼族的數量都極為稀少,而且遊離於天地之間,一個鬼族可能一輩子都見不到另一個鬼族。
在三皇五帝的時代之前,世間生靈還處於矇昧的狀態,鬼族也因此未察覺將生靈殺死以後能夠獲得自己生存所需的魂氣,而到三皇五帝的時代之後,這一點便是鬼族動亂的開端。
天地間為數不多的鬼族從凡人開始,不斷殘害生靈以獲取魂氣供自己修煉,漸漸產生了一批實力強大的鬼族,修為最高的甚至能有天仙境界,他們本就是十分特殊的生靈,不會餓,不會病,有魂氣就壯大,沒有魂氣就弱小,因此當發現這樣一個便利的魂氣來源以後,所有的鬼族都變得十分瘋狂。
而且那時仙道並不如何昌盛,世間生靈除卻生而有法力的妖族以外,就連人族,都十分弱小,能夠修煉的人族只有不到人族總數的萬分之一。
因此很快鬼族之亂便席捲了整個世界,最後以三皇為首的修行人聯合起來,開始對抗這些已經十分強大的鬼族。
那時五帝還未出生,又或是還是幼年,三皇帶領著人族和妖族與鬼族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將近萬年時間,整個世界都處於戰亂之中。
隨後便迎來了五帝的時代,而在那之前,鬼族以幾位天仙聯手施展咒術,欲要將整個人族一舉咒殺,於是同樣精通咒法的地皇女媧以息壤造化一個泥人,將人族的詛咒轉移。
這便是女媧造人的傳說。
詛咒一個種族的咒術極其強大,但需要付出的代價也十分可怕,在此以後,鬼族便一蹶不振,此時五帝已經嶄露頭角,協助三皇,以女媧為首,在西海最偏遠的地方設下先天輪迴陣,以天道之力束約所有的鬼族,將鬼族全部趕進了陣中。
至此,鬼族之亂才結束,而三皇一舉獲取極大的功德,相繼飛昇,五帝則欠缺些修為,幾萬年以後才陸續飛昇。
原本還有鬼道功法流傳,人族或是妖族也可修行鬼道功法,化為鬼族,但在鬼族之亂以後,鬼道功法便在人間絕跡,且因為鬼族全部被困在輪迴陣中,天道規則也隨之改變,天地間除了幽冥海以外都極少有適合鬼族生存的陰氣存在,就算有人獲得功法,也只能進輪迴陣去修煉,杜絕鬼族捲土重來的可能。
然而李太白為何會預言說鬼族將會歸來?先天輪迴陣早就得到天地認可,以天地神律約束鬼族,絕對沒有鑽漏洞的可能,鬼族只能在輪迴陣中生存,不能出來,天地間其他地方也不會誕生鬼族。
“但是其他人可以進去。”李俊鴻說道。
“可是以神律的角度來說,只要是鬼族,無論是何種方式,都不可能出輪迴陣。”蘇沐陽說道,這世間神律很多,而且很嚴格,不會有漏洞,或者說,在漏洞出現的同時,天道也會瞬間產生一條新的神律,將這個漏洞補上,人生天地間,天地就是全知全能的東西。
就像另一個世界的牛頓三大定律一樣,是絕對正確的東西,當發現有東西不符合這些定律,馬上就會有新的條例將這些東西歸納進去。
“如果對天地來講,這個鬼族不算鬼族,或許就能夠出來了。”李俊鴻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