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了個哈欠,剛剛複製完馬廣科教授,他又有些困了,而且他發現哪怕醒著的,腦海裡依舊會開始不斷迸發各種新的生物學知識。
馬廣科似乎擅長的是細菌類的研究。
正好,他今天的實驗對方就是細菌。
經過知識的積累,陸寧發現了幾種有意思的細菌。
第一種是可以控制生物的殭屍細菌。
殭屍真菌屬於真菌類,這類真菌物種會感染螞蟻,隨後掌管螞蟻的大腦,在它找尋到下一個理想的寄居地後立即殺死之前寄居的螞蟻,並在新的寄居地傳播孢子。
在普通人眼中細菌是沒有思維的。
而今天陸寧的研究方向就是——細菌是有思維的。
腦海中的知識完全印證這一論點。
細菌常常被認為是一類“低等”的單細胞生物,生存方式簡單。然而,現代微生物學研究改變了這一錯誤看法,發現細菌具有許多和高等生物類似的特性。
例如,在訊號認知這個事關生命生存與死亡的關鍵問題上,細菌不僅能感知環境刺激,而且不同細菌個體之間能利用化合物作為分子“語言”進行細胞間通訊,感知同種生物的存在及種群大小,從而在寄主感染、自由生存和逆境適應過程中相互交流,協作行動,表現出明顯的群體性和社會性。
而說到協作,就要提到他今天要實驗的第二種細菌——黏菌。
黏菌可以稱之為無腦無神經系統的智慧生物,也被戲稱為生物界的史萊姆。
更是被一些人稱為‘比人類還領先一百年的生物’。
30多年前,生物學家首次將黏菌帶進實驗室時,就發現其運動方式與眾不同。它們不但會走迷宮,有學習能力,甚至還能模擬人造交通網路佈局。只需要花幾小時,它們就能實現一堆頂級工程師幾十年才能完成的事,被喻為“世上最小的道路規劃師”。
而這一切,竟然是發生在這坨史萊姆沒有神經系統、沒有大腦的狀況下完成的。
是不是感覺很不可思議。
而陸寧,打算另闢蹊徑,透過研究細菌,造出一種智慧系統,類似於電影中的人工智慧。
這是絕對有可能的。
傳統的人工智慧太過呆板,研究已經進入死衚衕。
在別人還投身在傳統機器上研究人工智慧的時候,陸寧已經著手在細菌上研究人工智慧。
很顯然,陸寧已經跨出一大步了。
而他現在就要把理論化為實踐,透過實驗一步一步將它實現。
喜歡我能複製所有生物的能力請大家收藏:()我能複製所有生物的能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