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陸寧還以為要進入實驗室的時候,眾人卻來到了一個空曠的場內。
這裡似乎不像實驗室,更像是一個運動館。
因為有人在那邊打乒乓球。
陸寧一眼就瞧見那邊兩個男的在打乒乓球,而唯一不同之處在於,其中一個人的手和常人的手不同。
是機械義肢!
“左邊那個叫段漢明,二十多年前,當時只有十歲的段漢明在村裡一次違規炸藥事故中失去了雙臂。給殘疾人安裝的傳統假手,能讓他看起來和常人一樣,但關節手指都不能動,因此被俗稱為“美容手”,段漢明覺得沒啥用,不願意戴。直到今年,段漢明自願當實驗物件,第一次接觸到了仿生智慧假手。”
董思璇在一旁給陸寧介紹道。
“有觸覺嗎?”
這才是陸寧關心的。
“沒有。”
“還在研究中。”董思璇搖搖頭道。
很顯然,連結神經,進行觸覺傳遞依舊是一個巨大的難關。
其他教授對眼前的這一幕似乎司空見慣,看樣子之前就有來看過。
眾人繼續前行。
這回步入實驗室。
在實驗室內。
一隻可愛的小老鼠,顱內植入了一片神經元幾乎感受不到的超薄、超柔、高通量神經訊號採集晶片。當小鼠運動、進食時,與神經訊號處理介面電路直接相連的電腦將實時反映其腦電訊號的變化情況。
幾個實驗人員在認真檢視資料。
哪怕陸寧他們的到來,也沒有影響到他們。
陸寧看到,實驗人員已經可以透過遙控,來控制小老鼠的行動。
眾人沒有打擾,只是在旁邊看著,好像視察的上級。
沒一會,賀武教授又帶著眾人來到另一個實驗室內。
這個實驗室實驗的物件竟然是普通人。
一位年輕男子躺在監測床上,全身密佈電極、線路,這是傳統用於睡眠障礙監測診療的psg裝置。
而一邊的年輕女孩,僅僅只需在頭上貼著一片薄薄的電極貼,就可以實時監測睡眠腦電、呼吸、心跳等多個重要指標。
賀武教授介紹說:“ti致力於研發家用的行動式睡眠裝置,並透過與白噪聲、嗅覺等數字化干預手段結合,提升健康人群的睡眠質量。華夏著名雲端計算公司優刻得提供了睡眠監測資料ai分析的支援。”
在實驗室裡,5位受試者頭戴腦電裝置共同觀看一段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