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身懷三經歸一的經外奇脈,一個是天生真武之體,莫名劍法對決龍象伏波功,玄天看著眼前的交手的張立恆與方圓兩人,只感到這一幕是多麼的耳熟。
這麼的一場對決,在玄天十八歲之前,他聽了不下十遍。在一百八十多年前,不是君山,而是在蒼木山上,莫名劍法和龍象伏波功第一次相遇,便已經註定是一場永遠的都難分勝負的對決。
一百八十年前,莫名劍法一劍名震江湖,贏得後世江湖人一個“一代天驕”的美稱。江湖人人知道武學通神的莫名大俠,卻從沒有人聽說過還有一個叫做霍君生的人,一個就是莫名大俠也勝不了的高手。
那時候的霍君生還不是方外高手,但是他是天生的真武之體,一身龍象伏波功修煉至至臻化境;莫名大俠是天生的三經歸一奇脈,南方劍谷中感悟十年,自創舉世無雙的莫名劍法。
霍君生並不是江湖中人,而是京城大內中的人物,當年東宮太子的一名侍讀。當年莫名大俠在蒼木山遇上霍君生時候,兩人的年紀相仿。霍君生知道莫名,但並不知道霍君生這一號人物,出手一試之下,方知道這人武功之高,並不下他。
當年在蒼木山上,三經歸一對上真武之體,莫名劍法和龍象伏波功的第一次對決,沒有分出勝負。此陣過後,兩人大笑下了蒼木山,從此莫名便知道了那京城大內第一人的霍君生。
江湖中人人都知道莫名一人一劍劍敗入侵中原的天竺十二國師這一樁豐功偉績,他們中間卻沒有一人知道,在蒼木山上莫名又一次助武林度過了一次難關。
當年霍君生並不是無意遇上莫名的,他是負著清剿江湖幫會門派的皇命步入道江湖中去。霍君生沒有按照當年皇帝的意思,率領高手去湖門派。朝廷官家同樣是高手如雲,但霍君生並沒有帶走一人,獨自找上了莫名,與莫名比試了一場。
當兩人下了蒼木山後,霍君生便直接返回宮中,告知皇帝清剿失敗,皇帝並沒有怪罪霍君生。
因為霍君生告訴皇帝,江湖上有一個叫作莫名的絕頂高手,皇帝問霍君生與莫名的武功孰高孰低,霍君生如實回答了皇帝,他勝不了莫名。皇帝慌了,問霍君生,若是莫名闖入皇宮要刺殺他,誰能擋得住莫名,霍君生搖頭說無人可擋。
皇帝為了自己九五至尊的『性』命,最後還是匆匆放棄了清剿江湖的這個想法,只不過不久後,在霍君生的手上,朝廷多了一個叫作六扇門的組織。
莫名從霍君生對他說了第一句話時候開始,他就已經知道,霍君生此人聰明絕頂。蒼木山那一場沒有結果的比試過後,莫名和霍君生定下了一個約定,莫名自己終生不不入皇宮半步,霍君生則是答應放棄這一次朝廷計劃清剿江湖的行動。
莫名是知道霍君生是個聰明人,就算他那日不答應這樣一個條件,霍君生同樣會勸說皇帝放棄那個清剿江湖的決定,莫名沒有絕霍君生,卻是因為霍君生在是個聰明人的同時,也是一個老實人。
能和莫名大俠武功旗鼓相當的禁宮第一高手,霍君生和莫名大俠兩人的交手本該是天雷勾動地火般的驚天動地才是,但是他們在蒼木山上的一戰並沒有驚動任何人,甚至談不上精彩。兩人那一戰中,僅僅是交手了四五十個回合,便草草收場了。
倒不是因為莫名大俠和霍君生惺惺相惜,而是因為兩人都是當世數一數二的宗師級的高人,交手過十招後,兩人都知道了勝不了對方。不單是那日勝不了,就算是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後都勝不了。交手分不出勝負,那麼交手的意義便變了。莫名把一套劍法施展完後,霍君生也停下了手,兩人相笑下了蒼木山。
那是莫名與霍君生二人第一次見面,也是最後一次。因為自那之後,霍君生回去皇宮覆命後,便沒有再踏進江湖中半步;而莫名大俠遵照約定,沒有靠近過京城百丈之內。
後來玄天從年至暮年的莫名大俠口中得知了,莫名大俠和霍君生兩人都勝不了對方的原因,那並不是因為二人的武功高低相近,而因為上天早已註定,他們兩人天生就是勝不了對方。真武之體,和三經歸一的體質一樣,同樣是幾百年難得一遇的練武奇珍之體。這兩種體質,一種的是靈動,一種是平靜,功力相仿的三經歸一體質和真武之體相遇,莫名劍法的動與龍象伏波功的靜,兩者之間永遠都不會有勝負二字出現。
“師弟,不要浪費氣力了,回來罷!”玄天終於開口叫止了張立恆與方圓二人的交手。
張立恆對玄天的話,向來都是聽從的,這一次也不例外。
張立恆聞聲,劍勢猛發驟收,在方圓退開半步之際,把問天劍往後撤開,整個人飛身急退回了玄天的身邊。
方圓見到張立恆退開,半場交手的勝負未分,他卻不肯就此讓張立恆回去,口中說一聲:“張立恆,再來!”人隨聲至,正要一掌挑動張立恆出手時候,一個人玄橫在了他與張立恆之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方圓見到眼前正是把張立恆叫回去的白衣秀才,只聽玄天對他說了一聲:“方圓,住手吧!”方圓不聽,說一聲“讓開”,便是一掌含著重重的龍象之力的龍象伏波功往玄天身上拍去。
方圓並曾見過玄天這白衣秀才,自然不知道玄天是什麼人,他心中只顧著的是與張立恆一決高下而已。所以方圓對於阻礙他與張立恆交手的人都是手下不留情面的,剛才對待他父親方天潤是那樣,如今對玄天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