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血之孫吳> 第230章 謀士之威(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0章 謀士之威(下) (3 / 3)

……

兩個時辰後,大軍準備就緒。

五萬六千大軍,透過西陵城,從陸路向江夏北部進發。

而太史慈、沈攸所部一萬將士,則登上百艘武裝艦船,攜帶著糧草物資,向章陵進發。

這便是魯肅的計劃!

派遣太史慈、沈攸前往章陵,構建囤糧之地,然後留下沈攸所部駐守城池,太史慈帶著艦隊假裝離開,從而引誘荊州軍來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倘若一萬大軍駐守章陵,又有一百艘武裝艦船在側,荊州軍怕是輕易不會上當!

而我之所以將囤糧之所設在章陵,而非安陸,則是因為章陵那邊的水道,乃是從漢水通往夏湖,再進入長江的必經之路!

章陵距離新市,比之安陸也遠不了多少。將囤糧之處設在那裡,不僅合乎常理,而且便於伏擊!倘若設在安陸,夏湖又那麼大,到時候敵軍發現情況不對,跑了怎麼辦?荊州境內水域縱橫,敵軍往什麼水域一鑽,上哪找去?

於是,魯肅作為軍師,便設下了圈套,並讓太史慈來執行這一任務。太史慈為了一雪前恥,必能增加此行計劃的成功性!

注:沈攸之,字仲達,吳郡武康縣人,南北朝時期劉宋名將,沈慶之從子。

少年喪父,隨堂叔沈慶之徵戰,隨軍討伐劉劭,助宋孝武帝登基,討伐劉誕叛亂。

前廢帝劉子業即位,協助誅殺沈慶之等王公大臣。人品不行)

前廢帝死後,投靠宋明帝,討伐劉子勳叛亂,抵抗北魏於彭城。

後廢帝即位,拜散騎常侍、荊州刺史,發兵助討劉休範和劉景素叛亂。

升明元年477年),蕭道成弒殺後廢帝,擁立宋順帝。沈攸之忠於宋室,起兵於荊州,反抗蕭道成,失利於郢城。

升明二年478年),敗還江陵,自縊而死,傳首京師。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