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在曹軍大勝的訊息被傳開後,最高興的人莫過於袁尚了。
幷州軍大敗,就意味著曹軍即將北上,那冉閔還有什麼好怕的?
於是,咱們的袁家三公子,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立馬派人聯絡了在常山的文丑、韓猛,和鄴城的張飛,準備對冉閔大軍發起三面夾擊。反正有曹軍在背後撐腰,袁尚不相信冉閔還能蹦躂下去。
此時的信都城內有兩萬大軍,其中一部分是郡兵,一部分是新兵。經過了審配半年的訓練,袁尚覺得可以上陣了。
於是,在傳令兵陸續返回,並帶來了兩方的回覆之後,袁尚立馬就率軍行動起來。
韓猛率兵兩萬南下,文丑率一萬人留守。張飛率三萬精兵北上,袁尚、審配率兩萬大軍西進。不止如此,還有關羽的河東軍團,曹操的十萬大軍也即將北上,抵達鄴城。
現在的局勢對冉閔來說,已經壞到不能再壞了。韓猛、袁尚、張飛這三路,冉閔可以不把他們放眼裡。唯獨十餘萬曹軍,那可是擊敗了石勒主力的曹軍精銳!
在冉閔的記憶裡,石勒不僅是“兄長”,更是親密的戰友。現在他的大軍被打敗了,冉閔並不覺得自己能夠戰勝曹軍。
所以,冉閔已經在考慮後路了。
但要讓他放棄冀州這邊到手的地盤,冉閔又覺得不甘心,所以他想要富貴險中求——將劉琨丟在常山,讓他吸引韓猛、張飛、關羽、曹操的火力,他一個人率騎兵向東,先破袁尚,到時候整個局勢就盤活了!
三面夾擊,先破一路。這是去年冉閔用來對付袁紹的老套路。可是現在還能有效嗎?
另一邊,青州臨淄。
這裡是袁譚的大本營,作為袁家大公子,本該作為繼承人,繼承青州、冀州、幽州三州的領地。
然而事與願違,老爹袁紹突然就撒手人寰,留下了一堆爛攤子,導致昔日的天下次強勢力被一分為三。
所以,在袁譚的心裡,他最狠的人便是袁尚,其次便是冉閔。
當初,他希望冉閔和袁尚之間互相殘殺,最好同歸於盡。
但是,等到黎陽之戰的結果出來,袁譚在得到訊息,並在郭圖、辛評等人的一番分析之後。袁譚這才意識到,原來河北即將成為曹操的囊中之物了!
如今的河北,已經再無一家諸侯能夠單獨對抗曹操。倘若再坐看冉閔、袁尚互相廝殺下去,笑到最後的人只會是曹操,而不是他袁譚。
醒悟過來的袁譚,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
於是,他便派出幾路使者,一邊穩住曹操,一邊忽悠袁尚,一邊示好高歡,另一邊暗中聯絡冉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