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血之孫吳> 第265章 人才豐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5章 人才豐收 (2 / 2)

劉巴少年成名,曾經被劉表多次徵用推舉,劉巴均不應就。

在歷史上,曹操征伐荊州,荊州士人多歸劉備,劉巴卻北上投靠曹操。後受曹操命令招降荊南三郡,不料先為劉備所得,劉巴不能覆命曹操,遂遠至交趾,又輾轉進入益州。在劉備平定益州後,劉巴歸附劉備,擔任左將軍西曹掾,並在法正死後接任尚書令。

劉巴博學多才,為劉備解決了在入蜀後諸多財政方面的困難問題,又與諸葛亮等人共同制定蜀漢的法律檔案《蜀科》。

四廖立,字公淵,武陵臨沅人。在歷史上是蜀漢重要的謀臣,被諸葛亮評價為“楚之良才”,可以與龐統相提並論。

甘寧所部在初步平定武陵後,遇到了廖立,同樣將他推薦給了周瑜。但周瑜認為此人名氣過大,卻無甚大才,因此並沒有重用。

五韓嵩,字德高,南陽義陽人。年少時好學,家貧卻不改志向。早年見天下大亂,便與好友數人隱居酈西山中。後來出仕劉表,擔任別駕,又轉從事中郎。

劉表敗亡後,韓嵩同樣隱居在家中,直到現在才出仕。

在投奔我後,韓嵩就幹出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為我說降了魏延!二人本是同鄉,自幼便相識,因此一見面便相談甚歡。期間,韓嵩一番曉之以情,動之以禮,直接說服了魏延。如今我軍勢大,有著不錯的前途,再加上魏延討厭蒯恩,又深恨徐庶這次坑了他,於是就答應了投降。

韓嵩立下如此大功,我自然是一番褒獎,並直接委任其為零陵太守。

魏延則為鎮遠中郎將,歸於太史慈的左軍,並擔任太史慈的部將。

而隨著荊南四郡的基本平定,四位太守的人選也被我進行了更換。除了韓嵩被委任為零陵太守外,劉巴擔任長沙太守,伊籍擔任武陵太守,陳震擔任桂陽太守,廖立則跟在周瑜身邊擔任佐官。

這一番安排,實際上也是合情合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比如韓嵩在歷史上就擔任過零陵太守;

伊籍則熟悉律法,在武陵擔任太守更有利於安撫蠻族;

陳震口才了得,又能治理地方,在桂陽擔任太守,日後能夠為我出使交州;

劉巴是我未來的“戶部尚書”,在長沙這一大郡擔任太守,更有利於發展地方經濟。

至於原先在荊南擔任太守的四人——金旋、劉度、趙範、韓玄。其中金旋乃是京兆大族出身,考慮到這一身份,我調其到身邊擔任幕僚。其他三人則都是荊南本地人,又無甚大才,便全部轉為郡丞,為新任的太守擔任佐官。也算是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了。

在荊州一整年的征戰,也隨之告一段亂。除了五名文官,一名降將外,再加上俘虜的羊侃、黃忠、昌義之,以及擔任江夏太守劉琦,還有從軍中提拔的廖化、馬忠,淮南三郡招募到的陳到、龔都、劉闢、到彥,真可謂是人才大豐收!

加之,黃敘已經被帶到金陵醫學院進行治療,可以預見,黃忠也早晚會歸降於我。

注:察舉徵辟制是漢代的選拔官員制度。

所謂察舉,就是由州,郡等地方官,在自己管轄區內進行考察,發現統治階級需要的人才,以“孝廉”“茂才異等”“賢良方正”等名目,推薦給中央政府,經過一定的考核,任以相應的官職。

所謂徵辟,則是由皇帝或地方長官直接進行徵聘。

察舉和徵辟,對於原先實行的世祿世卿制來講,是一大進步。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