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臨湘回到金陵,有兩個選擇。
一是按照來時的路線,從臨湘一路往北,抵達赤壁後,再登上樓船返回金陵。
這條路線的陸地距離有近三百里,帶著十幾輛大車得走上十天。
二是從臨湘一路往西,直接到位於洞庭湖的渡口坐船,然後直接返回金陵。
這條路線一樣要在陸地上行進約百里,大約三天,而登船之後也要經過赤壁,大約四天。
也就是說,無論走哪條路都不太方便。
而臨湘之所以叫做臨湘,是因為臨近湘水,雖然湘水也是一條重要河流,但在附近並沒有大型渡口,更沒有艦船。
因此,我只能選擇最近的一條路線,也就是前往洞庭湖渡口坐船。
漫漫歸途十分無聊,我騎在馬上,就任由它隨著車隊一起行進,然後雙臂抱胸,回憶著昨晚周瑜和我說的話。
………
原先荊州軍團所屬:
前軍主將甘寧,節制蔣欽、王二。
左軍主將黃蓋,節制李四、馮習。
右軍主將孫瑜,節制周泰、張南。
後軍主將孫賁,節制霍峻、全柔。
隨著荊南被攻下,太史慈軍團也被我改名為荊北軍團,所以荊州軍團也就成了荊南軍團。
而原來的後軍霍峻部,也因為要防守新市城,這一江夏門戶,而被劃撥到了荊北軍團。
就連孫賁也被我一起調了過去,並與霍峻一起成立了一支無難軍。
因此,如今的荊南軍團也就大變樣了。
於是,周瑜便向我討要了募兵權以及自行任命將軍、太守的權利,並準備將軍團進行改組。
首先,周瑜根據麾下眾將的能力和特長,將眾將歸為了三類。
第一類是以黃蓋為首,加上蔣欽、馮習、張南,是一批最擅長水戰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