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內政、經濟,等到一堆事情全部忙完,時間已經來到了十月下旬。
天氣越來越冷了,所有人又重新拿出了手套、口罩、護耳等禦寒神器。
大軍卻依舊駐紮在新野以南,為了明年的出兵北上,眼下還有許多工作沒有處理。
在軍事上、在防務上,按照我和曹操雙方簽署的盟約規定,雙方邊境各地區的駐軍將不得超過兩萬。
眼下,廣陵那邊已經開始交接,同時也意味著淮南軍區下轄達到了四個郡。規定是兩萬駐軍,也這意味著那裡四個郡都只能駐紮五千大軍,而不能有太多的軍隊駐紮。
我不知道現在的淮南軍區到底有多少軍隊,更不知道徐琨到底是如何安排的,但我知道對於我的命令,徐琨表兄是一定會遵守的。
於是,我又派了一名信使,前往壽春傳達命令。淮南四郡各留五千駐軍,淮南水師離開淮水,前往金陵,剩下的軍隊全部調來新野。
另一方面,雖然我方佔據著新野以南,荊州的全部領土,但從新野南下根本無險可守。
唯獨樊城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僅是南下襄陽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扼守著東進安陸郡的主幹道。而且卡在漢水中游,乃是荊州北部,乃至我方整個中北部防線的最重要一環。
於是,我又派遣霍峻率軍南下,前往樊城駐紮。
如此一來,整個荊州北部都將變得固若金湯,萬無一失。
北部,霍峻守在樊城,一江之隔的襄陽還有文武雙全的孫賁在。
西部,甘寧守在夷陵、公安一線,卡住了從長江上游南下的通道。
南部,周泰守在桂陽,是交州北上荊州的唯一通道。
除此以外,還有黃蓋的荊州水師,駐紮在洞庭湖,是荊州境內的一支機動力量。
荊州被我打造成了一個鐵桶,固若金湯,也能為江東的側翼帶來安全。
揚州方面,淮南軍團在北,山越軍團在南,又有江東軍團、金陵水師在中,同樣萬無一失。
安排好了二州的防務,也就輪到組建遠征軍團,該帶誰誰誰一起北上的事情上了。
對此,我邀請了大營裡的一眾將領,對此事進行了開會商議。
會議上,群情激憤,眾人爭相踴躍發言。
其中,武將都是清一色嚷嚷著要隨我一起北上的,這讓我感到並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