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血之孫吳> 第467章 蕭關之戰(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7章 蕭關之戰(上) (3 / 3)

戰鬥還在繼續,隨著敵軍殺上城頭,守軍也紛紛放棄了弓箭,轉而用刀槍進行阻擊。

馬超、龐德、張蠔、姜維,就連韓遂、馬岱也都廝殺在了第一線,殺得敵軍哭爹喊娘。

前面四人都是勇將,可以以一敵千,就連韓遂、馬岱的武藝也是不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敵軍雖然人多源源不斷,但畢竟沒有勇將壓陣,因此在登上城頭後被殺得節節敗退。

見到攻勢受阻,爾朱榮卻是不惱,立即又派出了一個萬人隊前往助陣。企圖依靠人多的優勢耗死守軍,哪怕一萬兩萬不行,八萬人全部死完也在所不惜。

在爾朱榮看來,只要能攻下蕭關,就算手下四萬降卒、五萬民夫全部消耗完也無所謂。

兵沒了可以再招募,再收降,唯獨能否將蕭關攻下才關係到大秦的存亡。

蕭關以南,就是右扶風;

蕭關以北,就是北地郡。

蕭關不僅是關中的北大門,同時也是北地——爾朱榮地盤的南大門,因此格外具有戰略價值。

注:蕭關,位於六盤山山脈,橫亙於關中西北,為其西北屏障。自隴上進入關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涇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勢較險峻,而涇河方向相對較為平易。

蕭關即在六盤山山口依險而立,扼守自涇河方向進入關中的通道。蕭關是關中西北方向的重要關口,屏護關中西北的安全。

關中西北方向的威脅主要來自隴西、河西及青藏高原上的遊牧民族。

秦漢時期主要是匈奴,隋唐時期主要是突厥、吐蕃,北宋時主要是西夏党項,蕭關為關中抗擊西北遊牧民族進犯的前哨。

漢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曾入蕭關,襲擾北地等郡,致使關中震動。

漢武帝時,國力增強,重視北邊國防。漢武帝曾兩次出蕭關,巡視西北邊境,耀兵塞上,威懾匈奴。

自北朝後期起,突厥稱雄塞外,中原政權頻受其擾。

唐武則天時,曾任魏元忠為蕭關大總管,統重兵鎮守蕭關,以備突厥。

北宋時,党項人建立的西夏稱雄西北。在宋夏之間近百年的對抗中,蕭關一帶為雙方對峙前沿。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