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曹操作為一名梟雄,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無數人誓死效忠並追隨於他。
“丞相,還請節哀!時也命也,人死不能復生!”荀攸連忙勸慰道。
既然郭嘉死了,那想必同樣不在這裡的張繡大概也死了,要不然還能去了哪裡?
“是啊!還請丞相節哀!”眾將連忙也跟上,對曹操表示安慰道。
“奉孝之死我不心痛,我痛的是此戰一無所獲,反倒是葬送了奉孝的性命啊!”曹操有些悲痛地說道。
“丞相!莫非此行沒有成功?”荀攸連忙詢問道。
“狄道確實是攻下了!只是在歸途中,恰好奉孝身體出現了問題,因此耽擱了時間!結果大軍遭遇困境,為了讓我突圍,奉孝自刎在我面前!最後,只有我和摩柯帶著數百人順利突圍!”曹操簡單地說道。
只是曹操壓根沒有提及狄道之戰,以及之後一系列大戰,尤其是蕭摩柯獨拒秦軍的細節。
但荀攸作為五謀士之一,在聽完曹操的話後,立馬就反應了過來。
“丞相!您此去可是有兩萬騎兵!若要擊敗丞相大軍,秦軍必定要有數萬大軍,甚至十萬大軍!不知秦軍有多少,如今在哪,又是何人領兵?”荀攸連忙問道。
雖然這一系列問題問得有點冒昧,但事關大局,因此荀攸也不去管那麼多了。
”哦,秦軍有五萬之眾,領兵大將分別是符融、宇文護和尉遲迥!這一次我軍雖然大敗,但秦軍同樣也損失慘重,因為擔心狄道的安危,所以戰後我等順利逃亡,而秦軍一路往狄道去了!”曹操說道。
荀攸陷入了沉思,雖然曹操的解釋顯得合情合理,但他總覺得有哪裡不對!
首先,秦軍主力的大本營是在隴西和金城邊境,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既然狄道遭到了曹操的突襲,那秦軍為何不直奔狄道進行救援,而是在半路上和曹操相遇了呢?
如果是前者,那麼曹操前往偷襲狄道,就一定是一場苦戰!
如果是後者,那麼秦軍顯然不是去支援狄道的,而是來馳援漢陽的!
按照曹操的說法,秦軍是在打敗曹操後才馳援狄道的,雖然這一切聽起來合理,但秦軍這麼整不免太不符合常理了!
畢竟秦軍主力所在之處,是距離狄道更近,而距離冀城更遠啊!
如果秦軍沒有去支援狄道,那麼狄道就等於是一座空城,就算被曹操打下之後秦軍也會立即派大軍前往檢視。
而現在按照曹操的說法,秦軍是準備馳援冀城的,結果將曹操打敗之後才意識到狄道出了問題,然後才去檢視,這顯然不符合常理。
如果真是這樣,那秦軍的情報能力也太差了!否則怎麼會這麼被動呢?
更何況,如果秦軍真的意識到狄道出了問題,那也一定會軍心動盪,然後被曹操大敗了。
結果怎麼會是曹操只帶著數百人突圍,然後順利逃脫,一直來到冀城呢?
想到這裡,荀攸的腦子裡已經意識到曹操是在撒謊了,但他沒有說穿,而是繼續在思考著曹操這麼做是為了什麼!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