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秦軍的東進路上有一個絆腳石,那就是由陳慶駐守的臨涇,要下高平必先拿下臨涇!
第三路是由宇文述率領的大軍,他們從金城經武威,直奔北地。
在北地的治所——富平,原本駐紮著大約三萬四州聯軍,但現在他們在周瑜的邀請下已經南下蕭關了。
也就是說,如今的整個北地境內,並無大漢聯軍的任何一支軍隊在。
而這一路秦軍的目的也十分明顯,那就是收復北地,直撲蕭關。
只要再拿下蕭關,秦軍便可掌控住戰役的主動權,距離勝利也只剩咫尺了。
因為蕭關實在太重要了,它不僅是北地的南大門,同時也是整個關中的北大門。
等到秦軍將之拿下,進可威脅安定——江東軍主力的側翼,又可直撲關中。
然而,原本駐守在蕭關的周瑜卻在與趕來的四州聯軍匯合之後,直接就下令撤退了。
這真是令人大跌眼鏡,實在是摸不準周瑜的意圖,而秦軍現在對此也並不知情。
從兵法上來講,秦軍都是騎兵,大漢聯軍都是步兵。
若是野戰,步兵根本不是騎兵的對手,騎兵野戰無敵。
但各路大漢聯軍都有堅城固守,後方還有源源不斷地糧草供應,秦軍本不是對手。
更別提蕭關是一座關城,比之尋常城池更加地易守難攻了,然而現在卻被周瑜下令給主動放棄了。
這就意味著,等到秦軍來到蕭關後,就可以輕而易舉地佔領蕭關了!
屆時,倘若秦軍透過蕭關,下一步就很可能威脅江東軍主力的側翼!
而三路秦軍前鋒之間,如今的形勢也是一片大好,眼前也只有江東軍這一路敵人。
只要消滅了江東軍,下一步就是消滅曹軍,然後便可以拿下長安,甚至更進一步席捲天下!
第四天,眼看著三路前鋒已經離開三天了,宇文泰也帶著五萬戍衛軍出發。
他的進軍路線乃是追著獨孤信大軍而去的,他的目的地竟然也是安定、高平——孫策的所在之處。
由此可見,宇文泰的戰略目標就是先破江東軍,再破秦軍!
鐵騎滾滾,整個西涼大地都彷彿沸騰了起來,到處都是兵荒馬亂的。
此時的臨涇城,率軍駐守在此的陳慶早就探聽到了秦軍即將到來的訊息,並且開始做起了準備。
城池是一座大城,敵軍也絕對是強敵,但陳慶麾下就只有七千騎馬步兵啊!
這支軍隊放在南方,那絕對天花板的存在,但在北方還是不夠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