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我軍帶著大批牛羊,一分為四。
我和周瑜、姜維、鄧艾率一萬人在前開路,太史慈率軍護送牛羊在中,馬超、龐德、張蠔、馬岱則率軍殿後。
陳慶則率領白袍軍飄忽不定,是為偏師,以此保證我軍大隊不會露出馬腳。
及至離開臨涇地界,一路西行,秦軍也果然派了哨騎在後面跟隨。
我們的第一站乃是陸遜率部駐紮的西邊要塞,而在那裡,如今還有沈慶、傅肜、孫翊他們在。
由於之前我軍加起來有六七萬人,而秦軍以為的“雜胡軍”只有三萬,臨涇城內江東軍一萬餘人。
為了不露出馬腳,確保在人數上不被秦軍懷疑,於是周瑜下令讓多餘的兵馬先行趕往了西邊要塞和陸遜所部匯合。
至於到時候,陸遜所部被秦軍哨騎發現了怎麼辦?這不是有宇文泰的命令在嗎?
既然我軍能招降臨涇城內的江東軍,宇文泰也希望我軍能招降冀城的江東軍,那西邊要塞的陸遜所部一樣也可以!
………
三天之後,我軍抵達西邊要塞,終於和其他人匯合了。
西邊要塞兩側都是山,只有東側到臨涇之間有條小路,相距五六十里。
雖然只有五六十里,但因為是小路,所以大軍行進了整整三天!
不過好在終於小團聚了一波,和陸遜久別重逢,陸遜也十分高興。
而不出意外的話,這裡的情況也被秦軍哨騎給發現了,然後立馬有一騎前往臨涇向宇文泰彙報。
果然不出我所料,在得到我軍的情況之後,宇文泰並沒有多想。
畢竟在秦軍上下的認知裡,江東軍不過土雞瓦狗爾,就連孫策本人也早就不知所蹤了。
而我軍能招降臨涇城內的江東軍,宇文泰也有讓我招降冀城內江東軍的意思,對我“招降”西邊要塞的江東軍自然不會多想。
雖然秦軍有哨騎跟著,但並沒有進一步的動作,這也讓我鬆了口氣。
同時,我也投桃報李,並沒有命令陳慶帶著白袍軍幹掉秦軍哨騎!
就這樣,我軍一路南下漢陽,秦軍哨騎也一路尾隨在後。
雙方井水不犯河水,十分地有默契,一直到十天之後進入了漢陽地界!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