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千人規模的騎兵橫空出現在冀城以北約三十里處,身份不明,意圖不明。
吳才、宇文護都發現了這一支騎兵的存在,是敵是友,對雙方來說都很關鍵。
為了打探到這支騎兵的身份,吳才、宇文護都分別派出了哨騎,結果雙方還小戰了一場。
對吳才來說,如果這支騎兵是秦軍的話,那就說明安定那邊的主力危險了。
對宇文護來說,如果這支騎兵是江東軍的話,那就會很麻煩。
此時,吳才、宇文護雙方,卻是在彼此牽制。
倘若來的真是江東軍的話,那宇文護必須要將之攔截,否則對方就會對正在攻城的秦軍進行騷擾。
因此,吳才、宇文護都紛紛派出了哨騎,然後雙方的哨騎就打了起來。
既然是哨騎,那人數自然都不會太多,但肯定都是精銳。
可由於秦軍人多,因此派出去的哨騎人數也更多,因此吳才這邊派出去的哨騎很快就被全部幹掉了。
然而來者畢竟是黃忠、鄧羌、王強率領的騎兵,乃是江東軍,他們面對自投羅網的秦軍哨騎自然不會心慈手軟。
在秦軍哨騎幹掉白袍軍的哨騎之後,黃忠他們就立馬追上,然後幹掉了秦軍哨騎。
這使得吳才、宇文護都沒有得到哨騎的回覆,於是乎都作出了錯誤的判斷,都以為來者乃是對方的幫手。
雖然雙方判斷一致,但應對方法卻是迥然不同,吳才當即選擇閉門不出。
宇文護則是想的很簡單,既然來者是江東軍的援兵,那幹就完了。
但吳才那邊也不得不防,於是,宇文護將軍隊一分為二。
宇文護親率五千騎兵殺出營門,直衝黃忠的一千騎兵而去,只留下近四千騎兵守衛營寨。
不管來的是秦軍還是江東軍,吳才管不了那麼多,他見宇文護親自帶兵離開後立馬就意識到了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於是,吳才率軍傾巢而出,直撲秦軍營寨。
然而留守營寨的秦軍早有準備,在一名資深千夫長的帶領下,近四千秦軍鐵騎就在營中迎戰吳才所部白袍軍鐵騎!
雙方在秦軍營寨內爆發大戰,戰鬥從營門口一直打到了秦營之內,這一路上到處都是屍體。
吳才這邊,白袍軍鐵騎人數佔劣勢,但卻眾志成城。
秦軍這邊,人數佔優,且在自家營寨內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