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萬大軍聳立在寒風之中,雖然身上單薄,但將士們全都眼神堅定。
刀盾兵在前,長槍兵、投矛手在中,弓箭手在後。
城頭,同樣站滿了人,有無難軍的將士,還有昨夜返回的白袍軍將士。
唯獨城外大軍不見任何一面旗幟,就連孫策的大將軍大纛也不在,這是要不作指揮的節奏!
原來,昨夜全軍的旗幟都被借走了,木有了。
孫策在思索一番之後決定,今日誓要和秦軍決一死戰,哪怕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反正身後就是臨涇城,右邊是涇水,秦軍也只能從正面和左邊過來。
然而左邊百里外就是大山,在那邊就是陸遜的防區,中間也是丘陵。
也就是說,秦軍大部隊也難以從左邊繞過來,要來也只能從正面。
除非秦軍透過涇水,或者在透過陸遜的防線後,抄小路從左邊過來。
否則的話,今日秦軍只能付出血的代價,然後從正面突破!
而昨夜,孫策在收到陳慶的彙報後,立馬就派人北上一起配合。
畢竟江東軍只有步兵了,糧道也斷了,只能孤注一擲和秦軍決戰了。
就因為是步兵,在野戰中打不過大規模騎兵,所以也只能費盡心機地引誘秦軍南下決戰。
現在透過黃忠、陳慶先後的不斷努力,孫策終於達成了這一目的,秦軍也終於來了!
為此,江東軍付出了整整一萬的傷亡!戰死的也都是精銳!
黃忠本部的五千精銳,白袍軍的五千精銳,這些可都是江東軍的百戰老兵啊!
為了引誘秦軍南下,江東軍付出了太多太多,將士們也付出了太多太多!
要知道這一次北上,雖然江東軍號稱有三十萬之眾,但其中真正算得上是精銳的就只有九萬!
現在,為了完成計劃,其中的一萬人埋骨他鄉。
現在,秦軍終於來了,雙方終於可以一戰了!
然而眼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情報中說秦軍鐵騎總共有十二萬,可眼前就只有三萬多。
就在昨天,臨涇渡口來了五萬秦軍鐵騎,那還有七萬呢?
這是一個不確定因素,這讓孫策惶惶不安,也讓這一場仗多了一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