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書信石沉大海,軍隊無法北上的可能性也就存在了。
綜上所述,總之後方要麼是出了什麼變故,要麼就是被別有用心之人給扣留了書信!
否則的話,為什麼已經過去兩個月之久了,後方卻依舊沒有派軍隊北上呢?
鑑於此,我方再也不能在武關久留,當務之急就是要儘快回到西陵,否則遲則生變!
於是乎,大軍立刻開始收拾行裝,準備班師。
可在離開武關之前,尚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處理下武關的防務問題。
如今,在我方的整個防禦體系當中,武關乃是重中之重。
守住武關,才能夠防止秦軍南下,荊州也才能成為安全的後方!
因此,武關必須要留一二大將率軍駐守,且必須要智勇兼備才行。
對此,我想到了兩種方案:
其一,留下一員智勇兼備的大將,比如姜維、鄧艾。
其二,留下一員猛將和一名智謀之士,比如太史慈、黃忠、鄧羌、張蠔中的一人加上陸遜的配置。
然而武關狹小,駐軍的極限就是一萬人的規模,因此條件並不允許留下兩員大將+兩萬大軍。
除非一個守在關內,一個守在關外,互為犄角之勢。
但如此一來,駐軍人數多了,也就意味著後勤壓力會加大。
因此,最後我經過一番思索,便決定從姜維、鄧艾中擇選一人留守。
可具體該由誰留下呢?這不禁又讓我犯了難,直到我問計周瑜。
周瑜認為,姜維與宇文泰交厚,因此並非上上之選。
畢竟姜維是宇文泰欽定的“女婿”,雖然沒有板上釘釘,但宇文泰和姜維之間彼此有好感卻是真的。
所謂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留下姜維的話會存在一定風險。
哪怕姜維忠於我,可難免落人口舌,容易遭到別有用心之人的離間!
相反,鄧艾是南陽本地人,守住了武關,就等於守住了他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