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連夜寫書信數十封,分別派人送往各州郡、各軍團駐地,以徵求各地兩千石文武官員對孫權的支援!
三月,荊揚二州各地先後得知訊息,結果卻是反應不一。
各州郡基本都對孫權上位表示了支援的意見,唯獨建業顧雍、吳郡朱治、襄陽孫賁,這三人對此毫無表示。
其中,顧雍本是秣陵縣長,受主公孫策提拔才得以擔任建業太守。
對顧雍來說,若非先主公當初遷移治所於秣陵,哪有他顧雍的出頭之日?
因此,在顧雍的心裡,他此生只認孫策一人!
雖然先主公“死了”,但顧雍無法接受這一現實,因此很快就病倒了。
於是乎,顧雍的副手,也就是他手下的郡丞暫時為其處理建業郡事務。
吳郡太守朱治乃是二世老臣,從孫堅時期就為孫家效力了,及至孫策“殞命”。
朱治倒不是隻對孫策死心塌地,而是他的轄區乃是孫家的核心地盤,他現在被孫家人搞得無法表態了。
孫家人,尤其是孫策、孫權的母親,她老人家祈求朱治能夠派人前往雍涼找回孫策的“屍首”。
就為了此事,朱治忙得焦頭爛額,因此哪有空對孫權上位表示支援啊?
襄陽郡太守孫賁,乃是孫策、孫權二人的堂兄,在荊揚二州德高望重。
孫賁不僅是孫家的合夥人,更是孫策作為信賴的族兄弟之一,也是一方擎天之柱。
孫策“死了”,孫賁悲傷不已,一度痛哭到昏厥。
等到孫賁清醒過來以後,孫權已經成功上位,木已成舟。
然而孫賁尤記得,孫策曾經對她說過的,說是自己死後理當由孫賁繼位!
不知為何,如何沒有輪到他,新主公反而成了孫權。
倒不是孫賁貪戀權利,否則憑藉他的威望、能力,做個一州刺史都綽綽有餘。
孫賁只是個郡太守,雖然管的地盤有限,但襄陽此地卻極為重要!
畢竟現在的荊揚二州有六大軍團,除去遠征軍團以外,尚有五大軍團。
其中,淮南軍團、荊南軍團的駐地極為分散,山越軍團又不是正規軍團編制。
唯獨荊北軍團和江東軍團,一個駐地在襄陽,一個駐地在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