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血之孫吳> 第823章 中原大亂(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23章 中原大亂(下) (1 / 3)

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諸侯之間本就以利益為大。

桓溫本是曹操同鄉,二人乃是發小,桓溫本該忠於曹操的。

作為曹操的小老弟,桓溫為曹操鎮守一方沒啥好說的,不然顯得曹操看人的眼光也太差勁了。

事實上,謝安、桓溫、蕭衍三人不僅能力沒問題,就連忠誠度也沒問題。

然而身在亂世,人心都是會變的,桓溫便是如此。

自從曹操率軍西進之後,沒了大哥的約束,三家諸侯就完全當家作主成了主人。

等到曹操召各地駐軍全部離開之後,三家諸侯也就此起了野心,以為從此以來將會在各自的地盤翻身做主人了。

然而事實上,這也是郭嘉遺計的一部分,一切盡在曹操的掌控中。

對此,三家諸侯並不知情,反正他們的野心也被激發了。

在歷史上,蕭衍做過皇帝,謝安、桓溫都是權臣。

別以為謝安在淝水之戰中扶東晉不倒,事實上,謝安其實也是個權臣!

在東晉這個朝代,皇族司馬家並沒有什麼權利,權利都被掌控在王家、謝家等等士族的手裡。

你要說彼時的謝安是東晉王朝的忠臣吧,那他也確實是,然而謝安比之曹操也差不了多少。

只不過曹丕後來稱帝,曹操也因此被追封為帝王,而謝家子子孫孫都沒有這麼幹罷了。

桓溫的話基本上和曹操是一類人,二人不僅在世時都沒有稱帝,反而是兒子後來都稱帝了。

所以說,歷史上的桓溫其實一輩子都在模仿曹操,當然這一世也不會例外。

因此,桓溫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攻佔許都,然後像曹操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

彼時,三家諸侯不僅各自的實力不一,地盤大小也不一樣。

其中,謝安掌控著兗州的全部,有著陳留、濟陰、東郡、山陽、東平、濟北、任城、泰山八個郡國。

桓溫前期雖然掌控有徐州的全部,但徐州總共只有琅琊、彭城、東海、下坯、廣陵五個郡國,後期廣陵還被曹操割讓給了孫策。

這使得現在的桓溫手裡就只有四個郡國,因此,桓溫一直對廣陵念念不忘,又對淮南虎視眈眈。

至於蕭衍手裡也只有四個郡國,說起來,蕭衍和桓溫倒是同病相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