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桂陽城乃是桂陽郡的治所所在,作為治所,桂陽城在鼎盛時期有著十萬人口。
十萬人口,加上從周邊各縣、鄉亭逃難來的百姓,其中青壯數量有近四萬。
江東軍乃是仁義之師,得人心,因此全城軍民都願意幫助守軍一起守城。
而在太守—陳震的努力下,全城的軍民、物資進行了統一管理、統一排程,守城方將一切力量都發揮到了極致!
若非如此,在二十五萬交州軍的猛攻下,桂陽早就被攻破了。
面對如此堅城,交州軍損失慘重,二十五萬大軍已經摺損超過半數。
面對如此慘重的傷亡,交州軍主帥陳霸先並沒有灰心,而是爆發出了十分頑強的意志!
整個交州的人口也就五百萬,其中青壯有大約一百萬,陳霸先帶來的二十五萬大軍已經是交州四分之一的力量了!
交州軍不僅人數眾多,物資也是交州這些年來近一半的積累,就連陳霸先帶來的將領也個個不遜色。
除了主帥陳霸先外,其麾下還有吳明徹、陳蒨、杜僧明、任忠四將,皆是陳霸先麾下的強將!
吳明徹512年578年),字通昭,秦郡人。
齊朝南譙太守—吳景安之孫,梁朝右軍將軍—吳樹任之子,南朝陳將領。
侯景之亂時,秦郡大飢,吳明徹卻將餘糧分給鄰里。
梁末,隨周文育征討杜龕、張彪。
陳朝代梁後,隨侯安都征討王琳,眾軍敗沒,吳明徹所部得全。
陳文帝即位後,抵禦北周,督眾軍討周迪,鎮駐陳朝帝鄉。
廢帝即位後,先後誅殺劉師知、到仲舉,討平湘州刺史—華皎。
陳宣帝即位後,陳宣帝以北齊內亂,朝議北伐,吳明徹決策請行。
遂於太建五年573年),為都督征討諸軍事,率軍北上。
先克復秦郡,於呂梁大破齊軍,又陸續攻克歷陽、合肥、壽陽,收復淮南。
太建九年577年),陳宣帝命吳明徹再度領兵北伐,以取徐州、兗州之地。
太建十年578年),吳明徹被俘,北周待之以禮,旋憂憤而卒。
……
陳蒨520年—566年),字子華,即陳文帝,吳興長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