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翊坐鎮旗艦,指揮全軍,並傳令全軍都打出傅士仁的旗號。
為此,大軍一路朝著公安進發,一路上都沒有遇到什麼阻礙。
因為公安本就只有五千叛軍駐守,在被傅士仁帶走三千之後,公安守軍也就只剩下兩千之數了。
原本在黃蓋的軍中有八千之眾,後來遭到韋睿水師的攻擊,最後折損過半。
在這之後,其中的半數人倖存,可最後都跟著傅士仁一起投降了。
傅士仁這廝很會鼓動人心,在黃蓋麾下的時候,就在軍中留下了一個好名聲。
這使得全軍除了黃蓋以外,就只有傅士仁說話好使,這才使得他能掌控軍隊。
雖然造反是殺頭的大罪,跟隨傅士仁反叛之人心裡也都清楚,但他們還是反了。
這是因為他們本就都是荊州人士,本來他們應該跟著馮習、張南一起加入叛軍的,結果卻跟著傅士仁一起留在黃蓋軍中當了內奸。
也就是說,之前之戰,原本黃蓋麾下的江東軍死忠都戰死了。
最後剩下的二五仔們都跟隨了傅士仁,先是攻取公安,然後偷襲後軍。
現在傅士仁死了,原本跟隨他的二五仔們也大多戰死,剩下的都成了孫翊的俘虜。
這些本就都是荊州水師中的精銳之師,其中還不乏有參加過赤壁之戰的人,因此戰鬥力很強。
相比之下,留下駐守公安的兩千叛軍,他們的戰鬥力就參差不齊了。
其中有數百人也是精銳,但是更多的都是傅士仁到來後,在公安徵召的新兵。
他們一個個留在公安,翹首以待,等待著傅士仁凱旋。
僅僅三天之後,孫翊就率軍開到了公安左近的江邊,且打的是傅士仁的旗號。
………
公安城頭。
“快看!傅士仁將軍回來了!”一名守軍當即指著江中說道。
其他人得了提醒,紛紛朝北面的江中望去,果不其然。
只見江中開來了四十餘艘艦船,真是浩浩蕩蕩,且都懸掛著傅士仁的旗幟。
為首一將,穿著傅士仁的衣甲,且身形樣貌也和傅士仁極為相似。
“傅士仁”甫一登岸,隨即他的身後就有無數將士跟著一起跳下,數一數竟有二千餘眾!
他們一個個都穿著和守軍一樣的衣甲,打著“傅士仁”的旗號,且還從船上搬下了數不清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