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二人都作出了錯誤的判斷,只以為我軍主力已經打下了江陵,然後已經派軍北上了。
想到這裡,韓當不敢怠慢,當即命人前去通知眾將,要求一干將校都要到城門口迎接!
畢竟此一時彼一時,之前陳慶作為援軍主將,荊北軍團眾將理當給予尊重。
可陳慶在當時卻是來討要指揮權的,而當時的韓當還在休養之中,因此孫河、潘璋並不買賬。
現在卻又不一樣了,如果我軍主力真的已經收復江陵,主公又派遣陳慶北上的話,那麼陳慶此來就成了主公的信使。
如此一來,荊北軍團眾將就必須要給其面子了,畢竟給陳慶面子就是在給我面子。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
再者,陳慶此來是從南邊渡河而來,這就說明沿岸設防的叛軍已經被擊破。
這使得荊北軍團不用再為渡河問題而感到困擾了,接下來或搭建浮橋渡河,或徵調民船、商船都可以安全渡河。
一個時辰後,城中的一眾將校盡皆在城南聚集,以迎接陳慶的到來。
“聽說了嗎?這陳子云乃是從襄陽而來!”潘璋偷偷對孫河說道。
“當然聽說了!”孫河點頭說道。
“可是我又聽說襄陽城如今依舊掌握在叛軍手中,你說這陳子云前來又是幹嘛?”潘璋問道。
“還能幹嘛!前來邀請我軍渡河的唄!”孫河說道。
………
很快,陳慶便帶著親衛趕到,並在此受到了荊北軍團眾將校的熱情迎接。
雙方互相一套禮節,相互寒暄過後,陳慶這才表明了來意。
“諸位,一個月不見!韓將軍的身體也已康健,諸位的氣色也頗為不錯!如今,南岸的叛軍已經被我軍盡數擊潰,沿岸已再無叛軍駐紮,還請諸位渡河!”陳慶開門見山道。
“陳將軍,不知主公何在?我軍主力又來了多少?”韓當詢問道。
聞言,陳慶當即瞭然,心中明白這一定是眾人誤會了!
於是乎,陳慶和盤托出了這一個月來他們白袍軍的經歷,此行也真可謂是驚心動魄。
一連講述了一炷香的時間,倒不是陳慶喜歡自誇,而是不說清楚的話眾人也無法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