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鎮惡、王仲德、朱齡石、朱超石、曹景宗、朱序、傅弘之、胡藩、龐統、蒯恩、蒯良、蒯越、韋放、韋正、馮道根、昌義之、李嚴、孟達、嚴顏、向朗、向寵等文武也皆有封賞。
一時間,益州各地人人感奮,蜀漢政權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之後,劉裕又讓劉穆之趕緊在各郡縣安排官吏,重新丈量土地,恢復生產。
各地百姓因此安定,安居樂業,益州重新穩定了下來。
現在地盤大了,實力強了,劉裕也該考慮下一個目標了。
從地圖上來看,劉裕新建立的蜀漢政權,若要對外擴張就只有兩個方向。
一是北伐,北邊便是大秦,和劉裕雙方亦敵亦友。
倘若北伐大秦,那麼劉裕就可能繼光武之後,第二次中興大漢!
再者,這也是當年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走的老路,這條路對劉裕來說也是門清。
何況之前蜀中流言四起,江東軍的細作說劉裕和異族勾結,倘若北伐倒也可以自證清白!
唯獨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劉裕從漢中南下,攻打蜀中,其實相對容易。
可要是從漢中出兵,北伐大秦,那無疑是難上加難!
一方面是蜀道難,難於運輸糧草;
另一方面也是劉裕手中沒有騎兵,全靠卻月陣來打騎兵的話能贏一兩次,難道還可以一直贏下去直至徹底消滅大秦嗎?
因此,對於北伐一事,蜀漢高層都認為現在還不是時候!
那麼,蜀漢政權若要對外擴張的話,就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東征孫策了!
恰好,前陣子從南郡發來,中間又轉手王鎮惡那邊的求援信也到了。
之前,龐統、二蒯舉南郡反叛孫策,歸順劉裕。
在那時候,劉裕立馬就派了韋睿前往,負責主管南郡諸軍事。
只是讓劉裕沒想到的是,韋睿再一次失敗,只不過這一次並非輸給了周瑜,而是輸給了孫策和魯肅。
之後,江東軍一舉包圍了襄陽、江陵,並掃清了全部的外圍據點。
現在的南郡局勢,對於劉裕來說,可謂是十分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