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血之孫吳> 第1103章 最後的攻城(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03章 最後的攻城(下) (1 / 3)

當天晚上,陶侃、黃忠、周泰三將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換情報。

黃忠指出,此次楚軍大有改變,居然全部配備了盾牌。

這使得楚軍已經不再像一個月前那樣可以被他們輕易射殺,楚軍傷亡小了,且已經可以登上城頭與他們作戰了。

由於黃忠所部都是弓箭手,雖然人人佩刀可以進行白刃戰,但面對人人有盾的楚軍還是吃虧。

就算黃忠親自參與作戰,且勇猛無匹,但還是讓己方將士出現了不小的傷亡。

周泰指出,此次東城的楚軍相互配合,在城頭混戰之時,城下也有弓箭手不斷地向上射擊。

這使得東城的吳軍無法在防守時靠近女牆,以避免被楚軍弓箭手射殺,這使得楚軍可以在沒有阻力的情況下輕易地登上城頭作戰。

原本東城的吳軍可以藉著地利輕易地擋住楚軍,且依靠著強大的戰鬥力屠殺楚軍,可他們現在卻是做不到這些了。

因此,白天的戰鬥使他們傷亡不小,僅僅只打出了一比三的戰損比!

東城,楚軍傷亡了近一千五百人,吳軍卻也傷亡了大約五百人。

要知道這才是一個月休整後的第一天戰鬥啊,且楚軍的人數乃是吳軍的十倍,僅僅三倍的戰損比可是不夠的。

聽到二人的彙報,陶侃當即意識到他的防守也要作出改變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乎,陶侃下令將三個方向的守軍進行調整,將黃忠所部一半的普通弓箭手換到東城,再將周泰所部一半的槍盾兵換到西城。

如此一來,東城和西城便都有了兩千餘弓箭手,以及兩千餘槍盾兵,在兵種上也就一樣了。

接下來第二天的戰鬥,果不其然,東城和西城的情況改觀了許多。

由於兩邊都有了弓箭手和槍盾兵的緣故,這使得吳軍的傷亡比之昨天減少了三成,至於楚軍的傷亡則是多達兩千。

反觀南城的戰鬥還是和昨天一樣,只不過這一次吳軍再也沒有了投矛之利,因此楚軍的傷亡大為降低了。

一天下來,楚軍也只傷亡了兩千餘人,吳軍則依舊傷亡數百人。

第二天的戰鬥就此結束,只不過對於吳軍的調整,這讓陳、孫在瞭解之後不禁意識到守城之法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既然吳軍在防守上可以作出調整,那麼他們楚軍作為攻城方也一樣可以,可是該如何調整呢?

孫權認為,定是在戰後在晚上,吳軍三將會作情報匯總,再由主帥陶侃進行調整。

因此,他們應當參考安陸之戰中荊州軍的舊例,對武昌城進行日夜攻打!

如此一來,哪怕吳軍再強也會疲憊,哪怕陶侃再牛逼也沒時間去作調整了。

再者,他們楚軍畢竟人多,如此日夜攻打也能顯示出他們全部的優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