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僅僅交戰了大半個時辰,楚軍就相繼潰敗,優勢兵力的楚軍居然敗了!
論及戰損,楚軍傷亡還不到兩萬,也就是說能戰者尚有四萬人之多。
反觀吳軍三軍傷亡大約一萬,能戰者卻只有大約一萬五千人,人少的一方反而是贏了。
這是因為雙方戰力差距甚大,楚軍戰力又參差不齊,吳軍雖然人少,但登陸部隊卻也源源不斷所致。
總之,楚軍不管怎麼樣都敗了,一時間潰逃不止。
杜僧明的心裡有苦說不出,先不說兩翼孫權、陳到怎麼樣,反正他挺倒黴的。
原本杜僧明軍團有五萬人,在近兩個月的攻城戰中折損了大約一萬五千人,再到剛剛抵達赤壁之時又突然遭到吳軍艦隊攻擊導致損失了大約五千人。
三萬人在敗退之後得到孫、陳軍團支援,在杜僧明的努力下大軍士氣回升,於是三軍聯合再次去而復返。
原本優勢兵力的他們,在此地擋住吳軍的登陸簡直是易如反掌,可偏偏就是打不過吳軍!
一時間,四萬楚軍相繼潰敗,兩翼的孫權、陳到就算不想跑也得跑了。
所謂大勢已去,說的就是現在這種情況,在大勢下任何人都制止不了。
孫權率殘軍跑路了,董襲見狀,立馬下令追擊。
陳到眼看著主力跑了,於是一槍盪開蔣欽,隨即便也跑路了。
眼看著“賊首”跑路了,蔣欽哪裡肯舍?當即率軍追擊。
唯獨呂蒙見包圍己方的楚軍主力潰逃,他卻沒有下令追擊,畢竟呂蒙軍損失不小也沒有再繼續追擊的實力了。
戰至此時,董襲軍、蔣欽軍都還有六千人左右,唯獨呂蒙軍在包圍下損失最大,只剩下大約三千餘人了。
因此,呂蒙軍在損失慘重下根本沒有繼續追擊的能力,且士氣也遠不如兩翼的吳軍高漲。
對於呂蒙來說,此戰他算是敗了,唯獨後方大部隊抵達才幫助他反敗為勝。
“呂子明!你們沒事吧?”程普率軍跑上來,當即關切地詢問道。
雖然呂蒙並非江東軍團所屬,也就不是程普的麾下部將,但程普卻知道呂蒙乃是主公的愛將!
鍾離之戰後,呂蒙、董襲率軍坐船白衣渡江,直搗下坯,一戰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