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的左軍處,乃是太史慈的南陽軍團主力,大約有三萬人。
吳軍的右軍處,乃是韓當的荊北軍團,人數有五萬人。
這其中,劉琦的三萬輜重營可以不算,畢竟是後勤部隊,因此吳軍的戰兵實際就只有十一萬。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中軍處是陸遜一軍留守,右軍處是傾巢出動,那麼左軍處也應該有一萬人留守才對。
畢竟殺奔東面也就是吳軍右軍大營的三萬人撲了空,倘若吳軍左軍荊北軍團也是傾巢而出的話,那麼那邊的三萬叛軍也早該來了。
既然他們沒來,那就說明荊北軍團並沒有傾巢出動,那麼其留守軍隊的人數也應該和中軍處一樣多。
也就是說,此戰吳軍出動了中軍近衛軍團兩萬人、左軍南陽軍團三萬人、右軍荊北軍團四萬人,一共是九萬人!
至於蜀軍則是十萬,論及兵力,雙方乃是十萬對九萬,幾乎旗鼓相當。
可若是論及戰鬥力,雙方估計也是大差不差,頂多是吳軍略勝一籌。
想到這裡,龐統的心裡不由得一緊,當即命令大軍加緊攻勢!
隨著時間的流逝,叛軍出城已經將近兩個時辰了,雙方交手也已經超過一個時辰了。
由於擔心主力戰場的局勢,龐統一聲令下,陸遜卻也覺得差不多了。
於是乎,陸遜準備依計行事,隨即便下達了後撤的命令!
很快,陸遜所部還剩六七千人開始緩緩後撤,居然是呈現敗退狀!
叛軍們一看,當即興奮了,立馬全軍壓上!
結果陸遜所部邊打邊撤,在後退的同時,後方還有人跑去放火。
很快,營中火光沖天,一瞬間就引發了熊熊大火!
另一邊,西面的右軍大營處,霍峻眼看著時候差不多了,便也下達了和陸遜幾乎一樣的命令。
於是乎,吳軍的中軍大營、右軍大營相繼燃起了大火,這讓不明所以之人在看到後,還以為是吳軍大營真的被叛軍給付之一炬了呢!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