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圍繞著諸葛亮,左看看,右看看,不禁嘖嘖稱奇。
“孔明!聽聞你三年前北上長安,兵荒馬亂的,不曾想你卻能毫髮無傷,嘖嘖!”龐統不禁歎服道。
“哈哈,士元兄真是折煞亮也!亮又不是那宇文成都,武勇蓋世。亮之所以能夠保全,此全賴亮的明哲保身之舉!”諸葛亮不禁說道。
“如此說來,當初孔明你親身經歷了長安的亂局?如何?快跟我細細說來!”隨即,龐統便拉著諸葛亮走到案前。
二人先後落座,龐統卻是對長安之事充滿好奇,諸葛亮便也隨即開啟了話匣。
諸葛亮把秦漢大戰期間的兩年經歷娓娓道來,龐統初聽之下只覺得驚心動魄,再聽之下卻是緊皺著眉頭。
“孔明,如此說來,你如今已然出仕,居然還是拜在王景略麾下?不知王景略如今又深居何職啊?”龐統沉聲問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亮不敢瞞也,吾師官拜左軍師,亮則是吾師座下長史!”諸葛亮說道。
“左軍師?這是什麼官職~”龐統不禁搖頭。
“大將軍先後設立了四大軍師,分別是前軍師—周瑜、周公瑾,右軍師—魯肅、魯子敬,左軍師—吾師王猛,王景略,後軍師—陶侃、陶士行,另有副軍師—陸遜、陸伯言和呂範、呂子衡二位!”諸葛亮說道。
龐統聞言,更是眉頭緊皺不止,只覺得孫策在人事任命上真是一言難盡!
“周瑜、周公瑾乃是江東雙璧之一另一位就是孫策);魯肅、魯子敬也是慷慨疏財,乃是頗有智計之輩;王景略曾是侍中,乃是名滿天下之人;陶侃、陶士行歷任廬江郡丞、廬江太守、荊州刺史,乃是文韜武略之輩。
唯獨這陸伯言,如今乃是此處吳軍主力的統帥,居然才是個副軍師?還有這呂範、呂子衡乃是在豫章太守的任上。
這六位皆是人傑、大才,可在統看來,孔明你的才能遠在他們之上!可為何,孔明你只是區區一軍師長史,且無實權呢?”
龐統對此有些不解,有些不忿,更為好友鳴不平。
“亮能拜在王師門下便已知足,實在不敢奢望與六位並列~”諸葛亮說道。
“孔明,你還是一點沒變,依舊是不求功名利祿,只求聞達於諸侯之間!”龐統卻是略微有些歎服。
“哈哈,亮苟全性命於亂世,只求安穩於明哲保身!如今能夠拜在王師座下,便已然知足~”諸葛亮不禁謙虛地說道。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