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在二陳的後方,我用計消滅了零陵的楚軍,並一舉收復零陵。
暗衛們則也透過不屑地努力收復了郴縣,進而席捲桂陽,從而在戰略態勢上徹底包圍了二陳。
同時,山越軍團也再次南下,併成功奪取了南海郡,生擒了周羅睺。
自此,偽楚大勢已去,直到雨季結束之後徹底覆滅。
此役,乃是我方上下眾志成城,群策群力的結果。
可要說到誰才是第一功臣,我相信所有人都會認為是陶侃的,畢竟覆滅偽楚的第一功臣也非陶侃莫屬!
是夜,在殘破的長沙城中,數萬大軍在此舉辦了盛大的慶功宴。
我、陶侃、黃忠、周泰、呂蒙、董襲、星月、孫瑜、淩統紛紛出席,就連孫權、陳到也參與了,黃忠、黃敘父子更是在此團聚。
在宴會上,我當眾將陶侃定為了第一功臣,眾將也紛紛為陶侃感到高興。
唯獨誰是第二功臣卻是引起了爭議,有人認為是黃忠,理由是黃忠以一己之力震懾了楚軍!
有人認為是孫權,當然這批人並不知道孫權當初其實是真降,只以為孫權真的是詐降的。
總之不管怎麼樣,第二功臣也只能是黃忠或者孫權了,至於到底是誰就得看二人的具體表現。
黃忠最主要的貢獻就是參與了武昌大戰,不過和他有一樣戰功的還有周泰,以及陶侃。
之後,黃忠還在楚軍大營之中震懾了數萬楚軍,以此幫助我軍消滅了楚軍主力。
再加上黃忠之子——黃敘還生擒了陳霸先,由於黃敘只是宿衛虎騎中的一名普通騎卒,因此這份功勞給算到黃忠的頭上其實也沒問題。
至於孫權,其最大的功勞便是在關鍵時刻幡然悔悟,以此幫助我軍全殲了楚軍主力。
如果沒有孫權,那麼黃忠後來也不可能震懾數萬楚軍,我軍也更不可能在付出少量代價的情況下就全殲楚軍主力了。
再者,若是沒有孫權的話,那麼二陳也就不可能北上荊南了。
可以說,二人的功勞差不多,幾乎是平分秋色。
然而到底該將誰定為此役的第二功臣,這事情還得具體到我將如何處置孫權的問題上,說實話我並不想讓他再在軍中發展了。
既然如此,那將孫權給定為第二功臣也毫無意義,還不如趁機籠絡下黃忠父子呢!
“此役理當由黃漢升為第二功臣,漢升!我欲重建荊南軍團,並由你擔任主帥,不知你意下如何?”我當眾宣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