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西陵期間,我也沒有閒著,而是每日與魯肅、張昭等人討論著軍務、政務。
鑑於此次意在消滅偽楚、蜀漢,所發生的一系列戰事,我們一干人等都認為我軍依舊存在著諸多弊端。
比如在兵種上,投矛手的存在可謂是有利有弊,其並非是一個完美的兵種。
不可否認,投矛用來破陣可謂是極好的,在給予對手沉重的傷亡之時,其還能用於破壞敵軍的陣型,並對對手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
這也是我軍在面對旗鼓相當的對手之時,往往可以戰而勝之,並且可以攻無不克的原因。
然而我軍的投矛又實在太過堅固耐用了,不僅質量上乘,製作精良,還可以反覆使用。
這就造成了不僅能為我軍所用,在被敵軍所獲之後,敵軍也能反過來用於殺傷我軍!
尤其是在面對蜀軍之時,這種情況就多次出現,並對我軍自身造成了極大的傷亡。
基於這種情況,我便與魯肅、張昭等人展開了討論,並各抒己見。
“主公,投矛不過就是一種武器,就和盾牌、環首刀、長槍、長矛、弓箭一樣。其他武器一樣,包括甲冑,尚且都有可能被敵軍所用,投矛自然也會!
凡事都有兩面性,我等不能因為其對己方軍隊造成過損失,從而就否定了這一兵種的強大性!”魯肅說道。
“投矛造價高昂,一支投矛的造價堪比一壺箭矢,養一名投矛手的費用甚至超過了五名弓箭手!
再看兩者的效果,投矛的殺傷力固然達到了四成左右,弓箭的殺傷力卻也有一成左右。也就是說,一名投矛手配備的五支投矛,在五波攻擊下平均可以殺死兩名敵人!而弓箭手每人一壺箭,大約是二十支,在射光箭壺的情況下也平均可以殺死兩名敵人!
若是再結合二者的造價,那麼養一名投矛手的費用就等於是養五名弓箭手,而一名投矛手只能殺死兩名敵人,五名弓箭手卻能殺死十名敵人!若是這樣算下來,弓箭手的價效比顯然要更高,更別提弓箭還具備了不可重複使用的特性了!
布再舉一個例子,同樣是五千人對敵軍的沙場對決,一方是有一千名投矛手,外加一千名弓箭手;另一方是兩千名弓箭手。按照殺傷比,一方的投矛手和弓箭手在理論上可以殺死四千名敵人!另一方的兩千名弓箭手在理論上也可以殺死四千名敵人!並且,投矛還會被對方看過來利用,同樣在理論上會對我方造成兩千人的傷亡!反觀只有弓箭手,沒有投矛手的那一方,則根本不會出現這一情況!
因此,主公!布以為應當取消投矛手這一兵種,取而代之地是多增加弓箭手!”張昭分析道。
聽了張昭的話,魯肅當場就沉默了,顯然也是覺得張昭的話說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