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崔慧景率軍一萬從西邊殺來,陳顯達率軍一萬從東北部殺來。
面對青州軍的援軍,三面漢軍已經完全作好了戰鬥準備,隨即便出營列陣。
面對嚴陣以待的三路漢軍,青州軍在透過斥候打探到訊息之後,他們當即停止了急行軍。
此整個戰術層面來講,兩支青州軍急行軍遠道而來,反觀三路漢軍卻是嚴陣以待多日。
論及雙方體力,漢軍強,而青州軍弱。
論及雙方人數,漢軍多,而青州軍少。
從明面上來看,漢軍好像完全佔據了上風,且還是採用了圍點打援的戰術。
不過打仗往往不能相對而論,除了狀態和人數外,將領和士氣也同樣重要。
論及雙方將領,漢軍這邊主將是劉裕、王鎮惡、傅弘之,十分強大。
反觀青州軍這邊,主將是陳顯達、崔慧景也不差,且城內還有一萬垣崇祖率領的守軍!
也就是說,其實青州軍論及人數、將領都不差,真打起來也未必就會輸。
最關鍵的是,雖然漢軍士氣高昂,但是遠道而來的兩支青州軍計程車氣比漢軍更高!
因此,實際雙方旗鼓相當,漢軍根本不佔據優勢。
而面對嚴陣以待的三支漢軍,兩支青州軍卻也面臨著一項抉擇,那就是優先攻擊誰!
崔慧景這邊,他的軍隊從西邊的平原郡一路過來,那麼他將面對的就是城北的王鎮惡以及城南的傅弘之。
陳顯達這邊,他的軍隊從東北部的北海郡一路過來,那麼他將面對的就是城北的王鎮惡以及城東的劉裕本陣。
反觀城內的守軍,他們則是可以三選一,出城攻擊哪一邊的漢軍都可以。
倘若從戰略層面來講,並且三支青州軍之間相互有聯絡的話,那麼兩支同時攻擊城北的王鎮惡,另一支則只要拖住劉裕的本陣即可。
待到擊破王鎮惡,再破劉裕之後,青州軍勢必就能取得勝利。
然而事與願違,青州軍之間彼此並無聯絡,甚至彼此還相隔甚遠!
這就對漢軍造成了極為有利的局面,畢竟三支漢軍之間是有聯絡的,且還有劉裕的統一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