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周軍這邊,有人竟然還想要渡河劫營。
結果,由於違反了軍令,從而都被處死了。
畢竟敵不動,我不動,周軍高層也都是深諳兵法之人。
既然漢軍不動,那周軍自然也不可輕動,以免中了圈套。
與此同時,由於劉裕的兩次屠殺,後方卻是有人不滿了。
此人叫做蘇峻,也是大族出身,因此在地方擔任太守。
蘇峻夥同數郡兵馬造反,一時間聲勢浩大,訊息甚至都傳到了各處。
在這個節骨眼上,周軍方面自然大喜,就等著漢軍回去平叛了。
結果卻是讓人大跌眼鏡,漢軍不僅按兵不動,劉裕竟然又拉了一批人出來咔嚓了。
當然了,劉裕其實在暗中早就佈置好了一切,畢竟坐鎮鄴都的五萬中央軍也不是白給的。
蘇峻等太守一反,吳懿、臧質、陳蒨、蕭道成四軍立即出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立馬分兵撲向各地。
結果,四軍一走,鄴都這邊就只剩下了王敦一軍。
王敦也早就對劉裕不滿了,認為他不僅亂殺大臣、將領,關鍵還重用寒門子弟!
於是乎,王敦也反了,當即就開始攻打內城。
此時,鄴都方面已經極為空虛,這使得王敦叛軍的聲勢變得非常浩大。
原本許多士族、大臣也對劉裕不滿,不過他們都比較聰明,因此並沒有採取任何地行動。
可現在好了,大漢各地狼煙四起,漢軍主力又被拖在了孟津。
因此,許多士族、大臣開始轉而幫助王敦,企圖顛覆劉裕的統治!
一瞬間,劉裕治下一片大亂,尤其是士族們更是分為了兩派。
一派不是在各地造反,就是在攻打鄴都的皇宮;
另一派則大多在守衛皇宮,苦苦抵擋著叛軍的進攻。
這使得局勢十分動盪,稍有不慎,劉裕就將滿盤皆輸。
訊息傳到了前線,周軍上下全都高興壞了,認為漢軍這下必須得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