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趙雲作為大將確實是極好的,但也僅此而已了。
古今為大將者,能夠百戰百勝為上上之選,若是再懂外交和政治就太牛掰了。
趙雲是懂一點政治的,他深刻地知道大漢與異族之間誓不兩立,也知道要想打服一個民族絕非打幾場勝仗那麼簡單。
然而趙雲並不清楚烏桓和燕國之間的關係,更不清楚燕國的戰略,甚至不知道高歡接下來也不會再朝柳城而來了。
這就使得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雖然趙雲等人苦苦等候,但依舊等不到高歡大軍的到來。
反而是燕軍的前鋒即將到來,這一訊息使得烏桓人士氣大振,齊軍騎兵也不得不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六萬燕軍主力,乃是全騎兵的陣容,共分為前中後三軍。
其中,慕容翰擔任前軍主將,慕輿根擔任前軍副將。
作為前軍,自然就是先鋒,因此慕容翰這支前軍先到也實屬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燕國的都城就在遼東襄平,而非在其他地方。
這使得燕國大本營距離遼西近,而離塞北遠,也因此遼西其實要比塞北更加重要。
可時間畢竟才過去沒幾天,現在燕國上下並不知道段部主力已經失敗,更不知道高歡已經率軍掉頭攻打遼西去了。
在燕國高層看來,此次齊軍北伐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因此才會毫不猶豫地派出六萬援軍!
現在的燕國已經有人口五六百萬,軍隊數十萬,不過其中真正仰仗的是十萬鐵騎。
在這十萬鐵騎中,烏桓的兩萬、段部的四萬並不計算在內,因此燕軍在腹地還有四萬鐵騎存在。
再者,十萬鐵騎被派出了六萬,也足以可見燕國對塞北的重視。
雖然遼西距離遼東很近,甚至可以說是真正的屏障,但塞北卻也是通往燕國腹地的重要通道。
對於燕國來說,遼西的重要性遠在塞北之上,因此這裡的防衛力量也更強。
可凡事往往也存在著兩面性,正因為遼西強而塞北弱,所以燕國上下這時還想不到高歡會膽子大到直接攻打遼西。
再者,燕國上下也絕對想不到,十萬段部主力居然會輕易地敗給齊軍!
總之,現在的一切都成了現在的樣子,畢竟開弓沒有回頭箭。
現在燕軍到來,對於趙雲來說,自然不可不戰!
“將軍,燕軍不知死活來援,只要我軍將之擊敗,回頭烏桓人必然歸附!待到主公到來,我軍又取得如此戰果,事後必是大功一件啊!”田豫說道。
“聽聞燕軍目前只來了兩萬,後面還有四萬,我軍勢必要速戰速決。挫其銳氣,一戰打服,則我軍的威名定當震懾四方!”田疇說道。
“將軍!我軍尚有兩萬五千騎,雖然柳城之中烏桓人多勢眾,但我軍只需要留下一軍防備,主力與燕軍決戰即可!”高昂也獻策道。
“哈哈,敖曹將軍所言深諳本將之心,看來將軍也有大將之才!好,既然如此,二位田將軍依舊率領本部看住烏桓人,以防他們出城增援!高將軍、彭將軍,我等率領主力出戰,此戰定要大獲全勝!”趙雲說道。
“喏!”
喜歡血之孫吳請大家收藏:()血之孫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