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守軍只有五千,此處城牆上更是隻有一千五百人,因此在防守上難免存在紕漏。
再者,城池是從敵軍手裡奪來的,這場防守戰又是倉促進行地。
因此,五千守軍其實壓根沒有守城準備,這使得守城器械其實十分匱乏。
一般情況下,守軍會用到弓箭、滾石、檑木,更有條件的還會有金汁、床弩、投石機等等。
然而守軍在倉促準備下,後者的這些又哪裡會有準備?頂多就是準備了弓箭而已。
好在城中還有房屋,只要拆除就能得到土塊、房梁,這些東西能夠用來充當滾石、檑木使用。
五千人每天吃喝拉撒,再把糞便收集起來煮開了,那麼金汁也是有的。
而且趙雲在城內留了預備隊,預備隊也並非是在休息,而是在幫助一線部隊準備著這些東西。
另外,馬匹也是要有人看護的,否則亂糟糟地如何防守呢?
正是靠著這些東西,守軍才打退了敵軍的一次次進攻,從而堅守到了現在。
起初,在第一天的時候,敵軍也是亂糟糟地。
因此,敵軍在第一天的進攻傷亡最大,直到有了慕容恪統一的指揮之後。
現在只剩今天的最後一波進攻了,烏桓人卻也沒覺得靠現在就能攻入城池,因此發起最後一波進攻的團體已經開始划水了。
終於,烏桓人退了,第三天的戰鬥結束了。
戰鬥結束,所有人都癱倒在地,畢竟一天八個時辰的戰鬥也實在累人。
三天下來,烏桓人已經在城下丟了近兩萬具屍體,守軍則是折了近千人。
第一天的時候,烏桓人傷亡近萬,守軍卻是幾乎零傷亡。
第二天的時候,烏桓人傷亡逐漸減半,守軍卻是開始出現了近五百人的傷亡。
第三天也是如此,可見烏桓人在有了統一指揮後的轉變,這也是讓趙雲覺得守不下去的原因。
照這樣下去,頂多在十天之後,柳城必丟。
畢竟守軍一共只有五千人,每天傷亡五百,十天後可不就沒人了?
再者,人數減少之後,在防守上難免出現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