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能力劃分,使者可以分為三六九等,因此一般使者都由名臣擔任。
不過這一次出使幷州,劉裕本來以為手拿把掐地,因此隨便從朝中派了一位官員過去。
結果倒好,幷州的情況一點也不簡單,這就導致使者的任務沒有完成。
或者說使者的任務只完成了一半,畢竟劉曜直接投了,可實力派的石勒卻沒有。
不過好在使者也瞭解到了幷州具體的情況,再加上劉曜確實也投了,因此也足夠回去交差了。
在使者離開前,石勒預感到漢帝還會再派人前來,於是他也提出了條件。
那就是希望漢帝能夠冊封他為幷州牧、徵西大將軍、趙國公!
然而茲事體大,使者哪敢做主,於是就回去了。
使者走後,石勒卻是鬆了一口氣,畢竟請佛容易送佛難。
現如今,幷州北有北齊,西有北周,東有覆盤的大漢,三方勢力可都對幷州虎視眈眈。
在這個節骨眼上,你說石勒該怎麼辦?或許投誰都不好吧?
如果投了大漢,先不管劉裕的為人怎麼樣,至少換了石勒自己也不會放任不管的。
以石勒之見,劉裕趁機吞併幷州的地盤、軍隊才是上上之策,畢竟獨立的幷州哪有掌握在自己手裡來得安全?
如果投了北齊,其實結果也一樣,甚至還不如投大漢呢!
至於投北周,那更是想都不用想,石勒可不會去做漢奸!
那麼剩下能夠選擇的餘地就不多了,要麼繼續獨立,要麼被人攻打。
至於石勒提出的條件,看起來是對雙方最好最和平的解決方案了,可是臥榻之側又豈容他人酣睡呢?
按照石勒提出的條件,那就是讓漢帝冊封他為諸侯,這怎麼可能呢?
然而,石勒還是得試一試,萬一漢帝答應了呢?
就算漢帝不答應,現在的石勒也不怕,大不了雙方打一仗!
這些年來,若非當初後勤不繼,最後石勒又怎麼會輸給曹操。
拋開河北大戰的失敗不談,其實石勒自帶兵以來還未曾敗過,面對漢帝又誰怕誰呀?
而且石勒還有著兩個優勢,一是作為幷州地頭蛇,二是必要時候北齊的十五萬大軍也能成為他的外援。
畢竟石勒清楚地知道,現在的幷州就是一塊肥肉,且對三方勢力來說都是兵家必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