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不同於其他人,他一直在我的治下擔任文官,直到從軍。
平定山越之亂期間,他為陳武的“廬江上甲”提供了數千名優質兵員,從而第一次進入了我的視線。
彼時的我只知道陶侃擅長治理一方、保境安民,乃至在歷史上帶兵打仗、平定叛亂的表現也十分出色,卻不曾想到他同樣也是一位能練兵、能帶兵的統帥之才。
自從蜀漢、大秦、偽楚聯盟之後,彼時我方的局勢危如累卵,關鍵時刻卻是陶侃為我定下了敗敵之計!
之後,陶侃首次被我拜為統帥,從而領兵鎮守武昌。
武昌之戰,陶侃一鳴驚人,從而以弱勢兵力挫敗了偽楚的重兵。
可以說,陶侃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消滅了偽楚,併為我方奪回了湘州!
第五位,乃是中軍師——韋睿、韋懷文。
韋睿也不同於其他人,別人幾乎都是主動投奔於我的心腹,韋睿卻是被俘的降將。
可以說,韋睿乃是我方一統南方以來的最大對手,他的存在讓我方一統南方的進度至少慢了兩年。
赤壁之戰,周瑜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取得了勝利,這一戰足見韋睿之能。
江陵之戰,韋睿又差一點消滅了周瑜,最後被我和魯肅聯手才僥倖取勝。
在我的心目中,韋睿和周瑜的本事是差不多的,幾乎不分伯仲。
因此,雖然韋睿自從加入我方以來未立戰功,但在我軍之中永遠都有他的一席之地。
只要韋睿忠心於我,永不背叛,那麼我一定會給予他統兵上陣的機會!
第六位,乃是寧州總督、副軍師——諸葛亮、諸葛孔明。
諸葛亮是在秦漢大戰期間,於長安投入王猛門下的大才,乃是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人物之一。
可以說,有人不認識韋睿很正常,可幾乎沒人不認識諸葛亮。
不過現在的諸葛亮還很年輕,雖然初出茅廬,但卻已經初顯其才了。
在秦漢大戰期間,諸葛亮在王猛的身邊進行輔佐,期間一直都有奇思妙想。
後來,王猛能夠奪取武關,從而擋住秦軍,這中間也有諸葛亮的一份功勞。
再到襄陽大戰爆發,諸葛亮也有參與其中,同樣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之後,王猛入蜀,諸葛亮再一次跟隨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