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魏軍計程車氣回升,將士們全都充滿了戰意。
“傳我命令!留下兩萬人隨司馬仲達留守長安,其餘將士立即開赴沙苑!通知徐晃、謝安、蘭欽率軍三萬為右翼;通知謝玄、劉牢之、王僧辯迅速回援為左翼!咱們要與蒲坂的秦軍決戰!報仇!”曹操下令道。
“決戰!決戰!決戰!”將士們高呼道。
“報仇!報仇!報仇!”曹丕、曹彰、曹真、曹休、夏侯尚怒吼道。
第二天,兩路信使拍馬離開,七萬魏軍開拔北上!
隨著魏軍這一動,預示著秦魏之間的決戰即將到來,此戰也關係到了未來天下的命運!
若是秦軍勝,則北方再無一家諸侯能與異族抗衡,北方萬里江山也必將逐步落入異族之手。
反之若是魏軍勝,則曹操將收拾舊河山,驅逐韃虜,再造強漢!
只可惜,曹操的心已經死了,曹操也老了,不過他的兒子們卻也已經成長了起來。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國譙縣人。
三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12月11日—226年6月29日在位)。
魏武帝曹操之子,母為武宣皇后卞夫人。
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累遷五官中郎將。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成為魏國世子。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後,繼任丞相、魏王。
同年代漢稱帝,建立曹魏。
在位期間,採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制定實施九品中正制,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
軍事上,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地區的統一。
對外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在西域的建置。
黃初七年五月丁巳日226年6月29日),曹丕病逝於洛陽,時年四十歲,諡號文皇帝,廟號高祖,安葬於首陽陵。
曹丕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
著有《典論》,當中的《論文》是文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學批評專論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