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血之孫吳> 第1293章 諸曹夏侯(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93章 諸曹夏侯(上) (1 / 3)

《諸夏侯曹傳》,為三國時期史學家陳壽創作的一篇傳記,出自《三國志》。

評曰夏侯、曹氏,世為婚姻。

故惇、淵、仁、純、洪、休、尚、真等並以親舊肺腑,貴重於時,左右勳業,鹹有效勞。

爽德薄位尊,沈溺盈溢,此固《伏易》所著,道家所忌也。

玄以規格局度,世稱其名,然與曹爽中外繾綣;

榮位如斯,曾未聞匡弼其非,援致良才。

舉茲以論,焉能免之。

………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讓,沛國譙郡人。

夏侯淵之族兄,漢朝開國功臣之一夏侯嬰的後代,東漢末年曹操部下大將。

夏侯惇14歲時,從師學習,有人汙辱他的老師,被他殺死,由此以勇氣聞名於鄉里。

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

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曹操與袁紹等起兵討伐董卓,曹操任奮武將軍,夏侯惇為司馬。

曹操為兗州牧時,夏侯惇為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

曹操東征陶謙,留夏侯惇守濮陽。

後夏侯惇隨曹操征討呂布,收復兗州諸城。

其間兗州之戰,夏侯惇左眼為流矢所傷。

戰後,任陳留、濟陰兩郡太守,加建武將軍,封高安鄉侯。

不久,調任河南尹。

曹操平定河北後,夏侯惇為曹操鎮守後方,立下功勞,升伏波將軍,仍兼任河南尹。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夏侯惇隨曹操東征孫權,曹操留他和曹仁、張遼帶兵屯駐居巢,以防吳兵。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圍樊城,夏侯惇隨曹操南征關羽,駐軍摩陂,被授予前將軍。

曹操死後,魏文帝封夏侯惇為大將軍。

幾個月後,夏侯惇因病去世。

夏侯惇在大旱時期,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百姓受益。

其一生雖多在軍旅,但仍不忘治學,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

他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產業,至死家無餘財。

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其曰:“惇雖在軍旅,親迎師受業。性清儉,有餘財輒以分施,不足資之於官,不治產業”。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