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跟守門的保安說一聲,讓唐溪坐上她的摩托車,唐溪在路上見過別人是如何坐的,連忙學著那個樣子跨了上去。
婦人在一個早攤位前停了下來,買了三個饅頭,一瓶豆漿遞給唐溪,“咱們邊走邊吃。”
“多謝施主,讓您破費啦。”
“別施主施主地叫,聽著怪不習慣的,我是負責公園搞衛生的,你可以叫我段大娘,我家裡也有孩子,看你可憐才搭把手,如果在那裡遇上什麼困難或是想離開,你就出來找警察叔叔,他們會幫你找到以前生活的地方。”
“好的,段大娘,我記住啦,我會記得您的大恩,將來等我長大了,一定會報答您的。”
“又不費什麼事,不用你報答,去了那裡,你好好照顧自己。”
婦人就是本地人,騎摩托車操近路,半個多小時便到了目的地。
婦人指著面前的大門,有三米寬,三米高的樣子,上面端端正正寫著三個字:天子堂。
左右兩邊刻著對聯:朝為田舍郎,暮登子天堂,將相本無種,兒女當自強。
沿著大門擴建的便是一圈圍牆,高四米的樣子,往裡眺望,可見裡面的樓房和大樹。
婦人語重心長叮囑道:“這裡雖然不能讓你吃好,但基本能讓你吃飽,你也要主動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唉,真是天可憐見的,你這個年紀本是正學習的時候,全給耽誤了,這麼乖巧的孩子,他們怎麼捨得拋棄你?我跟你說,如果沒有文化,等你長大出來,是找不到工作的,我就是以前讀書少,所以只能幹這些粗活,你趁現在年紀還小,一定別浪費時間,知道嗎?”
“我會跟院長提的。”
“唉,已經開學一段時間了,估計又得浪費一個學期,真是太可憐了。”
段香梅看著唐溪一臉心疼,下手的力道就重了些,敲得鐵門怦怦響。
一位老大爺步履蹣跚,拄著拐仗,駝著背,喘息聲隔著門都能聽見。
裡面傳來門把手的咔嚓聲,一顆滿是白髮的腦袋伸了出來,眯著眼望向門口。
粗著嗓子問道:“你們找誰?”
段香梅將唐溪推到前面,笑呵呵地說道:“孫大爺,是這樣的,我在上班時發現她縮在廁所呆了一宿,沒錢吃飯,也沒地方可去,怪可憐的,你們天子堂可以收留不?”
聽到段香梅對他的稱呼,可見並不是第一次,兩人的確認識,孫大爺年輕時當過兵,在家閒不住,與谷院長相熟,便找了這個看門的活計。
孫大爺稍微直起腰身,抬眉認真打量起唐溪,穿著洗白的僧衣,一雙鞋子各破了一個洞,一顆錚亮的光頭,五官雋秀,一雙桃花眼亮晶晶,是個翩翩美少年。
“真是好俊的後生,你家人怎麼捨得你去當沙彌?”
唐溪行了一個佛禮:“阿彌陀佛,我佛慈悲,貧僧是個棄嬰,由師傅帶大,如今貧僧已經成大,師傅便讓我下山還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