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想直接投降了,後來想想還是拋下一些地界,讓兩國交界更加遙遠再說,走一步看一步算逑。
草原中每個八百里都有一座城池,這些城池現在都是空空的,雖然城池都不是很大,但適合放牧的草原恰好夠用。
這些城池只能容納幾千人生活,周邊的牧場剛好能做到完美利用,陳峰開始從全國範圍內挑選願意前往草原定居的單身男性。
只要肯前往,就分發一百頭羊、一百頭牛、五十匹馬,按人數發放,只要到達就立刻發放,絕不拖欠。
一下子大秦各地都有大量百姓報名,這是要多大的收穫才能有這麼大的手筆付出,由這一點就可想而知了。
各個草原城池都安排了足夠的百姓居住後,後勤部隊派了些溫順的匈奴女子幫忙教導如何放牧,還有各種氣候的應對,如何尋找水源之類的。
往往這些女子都會被從大秦趕來的單身男子給帶回家去,回家後慢慢聽她們教導如何處理這些事情。
這是陳峰默許的,也算是給他們的福利,要不然不會一個大秦男子分配一個匈奴女子去教導了,這些匈奴女子在分配之前就會傳授簡單的華文,日常溝通上難度小了很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翦這一支軍隊在掃滅匈奴後就回返了月氏,至於草原上的大秦城池自有部隊進駐把守。
這些進駐的大秦男子都是經過挑選的,每一個都是精壯大漢,大秦都分發了各種盔甲兵刃。
這些發下去的盔甲兵刃都是大秦軍隊淘汰下來的青銅器裝備,如今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至於月氏遷移人口暫時不急,這邊地理條件比匈奴略差了些,現在就讓將士們先管理著。畢竟不可能每一個月氏人都被送回大秦,還是留下了不少人的。
那些留下的月氏女子會不會與大秦將士產生感情,然後鬧出人命,陳峰這位君王表示自己眼瞎了,什麼都看不見。
大軍分散到月氏各地駐守,有些地理條件好的位置直接就建設起城池,有些地理環境差的城池直接遺棄,開始遷移到別的地方居住。
其實月氏的城池說是城池,還不如說一個大型的營寨,要不然也不會這麼容易被攻破。
大多月氏人是靠放牧為生的,只是與大秦做鄰居久了,他們也開始建造屬於他們的城池,就是學得不倫不類了些。
月氏往西就是烏孫這些崑崙山脈地域,這裡國度滿地都是,大秦軍隊倒是可以隨意碾壓這些小國度。
陳峰特地前往王翦部隊所在地,為王翦替換更加清晰的地圖,直接就註明了所有部族的所在地,以及各個注意點。
王翦這邊因為有大量熟悉地形的月氏人協助,也能很容易的尋找目標,目標找到後自然又是一陣攻伐。
將士們需要休息,也需要與家人團聚,如今王翦這支部隊中大部分將士都進行了替換,老兵換成從大秦過來新生代主力將士。
月氏這一戰雖然容易,但也有不少將士因為各種原因身亡,這些身亡的將士被火化後,隨替換的軍隊回到大秦安葬。
反倒是李信所在部隊一時間陷入了困境,他這部四處都找不到對手去攻打,無奈下陳峰再一次來到李信這邊為他更新地圖。
這些年東胡在不斷後退,陳峰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盯著這邊,只能將東胡後退的大致方向表明出來。
有了明確的方向追逐,李信這部終於開啟了東胡攻伐戰,為了尋找東胡部族的蹤跡,可忙壞了這一路的探子。
誰知道東胡部族一遇見大秦軍隊就跑,跑得那叫一個迅速,好在還有更多跑不快的婦孺被抓了回來,不然要把李信活生生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