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軒感嘆,原來她的生活這麼辛苦,每天放學後還要做飯,照顧弟弟。
不知道她的學習怎麼樣。
文軒等的有點餓了。
她的父母還沒有出現,不知道做什麼工作,還沒有回來。
看到他們已經開始吃飯,文軒覺得自己也應該走了,晚上七點多他也很餓了。
可能她的生活就是這樣吧,辛苦。
文軒覺得有一點點可憐她。
那是人生的歷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辛苦。
這樣的生活也不能讓文軒有什麼其他的動搖。
暫且先了解這些吧。
文軒搖搖頭走了。
他也不知道應該從哪裡入手,還需要多瞭解一些。
飽餐一頓過後的文軒,走在繁華的街頭上,突然覺得有一點點滄桑。
文軒家庭也不是非常貧苦。
爸媽很年輕。作為農民,有自己的一塊菜地,有幾片山地,足以種植經濟作物。一年的收成,也能夠支撐一家的開支。
自給自足的生活並不富裕,小時候的他還跟隨父母一起去山上田裡幹活。
小時候並不覺得辛苦,而只是好玩,甚至說是稀鬆平常的生活經驗的積攢。
現在再來看父母每天的辛勤勞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文軒倒是覺得他們很辛苦。
夏天曬得黝黑的面板,冬天凍得通紅的雙手。
有時候凍得嚴重的時候,連開裂的手的溝壑裡面都是泥巴,一個冬天都不得清洗。
每次他看到,都覺得無比心疼。
每次心疼,都會讓父母冬天不要去做農活。
但是母親都會語重心長的說:“我和你爸爸辛苦工作都沒關係,只要供得起你們,而你們又能好好讀書,將來能出人頭地就什麼都值得。”
他的父母並不是知識分子,但是深知知識對人生的重要性。
每次回家都是跟他講要好好讀書。
而他也不負父母的期望。
不知道知識改變命運這一句話,經過實踐後,將會對他們家庭產生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