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都說明王不務正業不求上進不堪造就,但逸凡逸尋卻知道,他們王爺是明珠蒙塵,之所以隱姓埋名混跡於市井之中游離於權利紛爭以外,其實是迫不得已明哲保身罷了。
眾所周知,當今皇上,即宣帝季聿修,膝下有五子:
大皇子季吾一,文武雙全出類拔萃,即太子殿下。
二皇子季成蹊,身患殘疾命不久矣,即逸王。
三皇子季良衍,雄心勃勃志存高遠,即勤王。
四皇子季蒼旻,長期休假不線上,即明王。
五皇子季臨賀,著名吃播兼全王城少女的夢,即安王。
太子季吾一、勤王季良衍乃皇后所出,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二人年方弱冠,天資穎異,學問過人。
一人運籌帷幄,一人所向披靡,合則天下無敵分則各自為王,兩人若能合體,一起協作,最多五年就能吞併鄰國擴張宣國,一統天下,走上人生巔峰。壞就壞在,這兩人不太對付,互相看不順眼。
但皇位只有一個,一山豈能容二虎。
太子與勤王明裡暗裡鬥得難捨難分,任誰都看得出太子佔有絕對優勢,故而朝臣中支援太子的比支援勤王的要多得多。
五子之中,唯一有條件跟這兩位爭一爭的的只有明王季蒼旻。
但季蒼旻的母妃出身不比皇后,她不過是棲霞鎮上一無名商賈之女,因容貌出眾被出巡的皇帝看中領回王宮,從此以後盛寵不衰,僅僅仗著受寵,一路沒怎麼吃虧,順風順水的升到三妃之位。
沒家世,沒背景,拿什麼和他們爭?
別說爭了,就連簡簡單單的活下去都不是你苟著不動就能實現得了的。
季蒼旻在王城處處小心謹慎如履薄冰,遇到太子和勤王絕對繞著道走,就連說話都不敢大聲,活的真是異常低調卑微。
可是吧。
原因種種,種種原因。
儘管季蒼旻已經很努力的把自己活成小透明瞭,但還是引起了兩位皇兄的注意。
他們架起一口鐵鍋,把季蒼旻放裡邊翻來覆去的折騰。
雙面夾擊下,季蒼旻撐了一段時日,最終不堪其擾,請旨而去。
棲霞鎮一場瘟疫,貪生怕死臨陣脫逃成為了太子一生中永遠無法抹去的汙點。
勤王以此為契機,聯合諸多對太子行事作風早有不滿的大臣一齊上書,細數東宮輔政以來犯下的種種過失,共300餘條,無論事件大小,皆有理有據不容辯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太子禁足,閉門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