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漸行漸近的年輕人,原本沒有絲毫表情的臉上浮現出一種很奇怪、很滿足的神色。
葉雲走到他身前,恭敬地行了一禮:“燕老,我又來看您了。”
老人輕笑一聲,張開雙臂,柔聲道:“孩子,到這來。”
葉雲緩緩低下身子,將自己的頭輕輕擱在老人的肩膀上,將自己的身體投入對方並不寬廣的胸懷,輕輕一抱。直到此時,葉雲才清晰地感覺到老人的身體是如此的瘦弱,用瘦骨嶙峋來形容都不為過。
老人輕輕地摸著懷裡年輕人的頭,像在撫摸著一件稀世珍品,露出一個難得的笑容。
兩人的身體接觸有些輕柔,葉雲卻感覺到溫暖。
良久,兩人才緩緩分開,老人揚手讓葉雲在對面的椅子上坐下。
紫檀木茶桌上擺著一套紫砂茶具,色調沉穩古雅,不染妍媚,堪稱絕品。
北宋梅堯臣曾有詩讚:“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
紫砂茶具,以茶壺最為珍貴。
那隻宜興茶壺尤為小巧玲瓏,竟然是明末清初的宗匠時大彬的「調砂提樑壺」。
壺面由書、畫、印銘刻而成,雜囪砂土,宛若夜空繁星,泛出白點斑斑。
明代文霞亨在其《長物志》中記載: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
一語便道出了紫砂壺蘊藏茶香又不使茶葉燙熟的特點。
絕世文豪蘇軾一直喜歡這種提樑式的紫砂茶壺,後來這種提樑壺還被稱為“東坡壺”。
葉雲初次見時,錯愕得頓失滔滔,捧在手中把玩許久,始終戀戀不捨。
老人因為行動不便,不能隨意走動,品茶就成了他最大的娛樂。
名茶百種,他卻獨愛碧螺春。
碧螺春茶湯色碧綠清澈,葉底柔勻,飲後回甘,適合他這種有耐心的人。
老人將用武火急沸地水倒進紫砂壺,竹枝般的枯指熟練地點著茶,“懸壺高衝”“春風拂面”“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的泡茶法在老人的一點一提下,顯得那樣的優雅,如舞蝶繞花,輕盈靈動。
老人平時都是一副對世事漠不關心狀,唯有在泡茶時才凸顯出奇的專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葉雲微笑地接過老人遞來的一杯碧螺春,抿了一口,舌底生津,茶味盈口。
善於監評茶的行家,很講究欣賞茶的“香韻”,即茶葉獨特的風格或韻味。
顯然,葉雲是這方面的箇中高手,品茶手法嫻熟老練,讓人歎為觀止。
唐代詩僧釋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明言: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老人輕輕轉著手中的紫砂杯,湊到鼻子間細細地聞著飄溢的茶香,卻始終沒有淺嘗細飲,反倒是其樂無窮地欣賞起葉雲那古樸雄渾的品茶手段,嘴角露出近乎薄如紙的微笑,輕聲問道:“孩子,這茶怎麼樣?”
“極品。”葉雲點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