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記,這山路太難走,唉,像這樣的地方,您就讓我們這些鄉里幹部來就行了,還勞您親自下來,太辛苦了!”蔡明初喘著粗氣說道。
“蔡記啊,越是這樣的地方,我們越是要下來多走走多看看。”杜秀青說,“對於這些村莊的百姓來說,我們的到來就是希望和溫暖。這樣的村莊,蔡記一年能來幾次?”
“每年都來,每年都來,有時候多些有時候少些……”蔡明初含糊地回答道。
其實,他哪裡有來呢,從到方莊鎮來執政,三四年了,也沒來過這個村落啊!
杜秀青知道蔡明初在打哈哈,也不點破,一會兒到了山上的村莊就知道了。
走了半個多小時,大家都氣喘吁吁了,終於看見半山腰的村落。
幾戶人家,稀稀落落地分佈在山腰上,大都還是土坯瓦房,偶有一戶紅磚房,顯得特別打眼。
梁曉素快步走到前面,向一位站在房簷下的老伯打招呼。
“老伯,你好,請問莊細妹家是哪戶?”
“莊細妹?”老伯看著眼前這麼多穿著體面的人,還有一個扛著攝像機的跟著,不知道這是哪裡來的人,究竟要幹什麼?還要找莊細妹?
“對,請問哪戶是莊細妹家?”梁曉素繼續問道。
“繞過這個彎道,然後再往前走,再往下走,那個茅草房就是。”老伯說道。
梁曉素轉過頭看看杜秀青,覺得有些找不到北。想想還是讓老伯帶路吧,這樣更好些。
“老伯,麻煩你帶我們過去吧?”梁曉素說道,“這位是縣委的杜記,專門下來慰問莊細妹,給她送來過年的物資。”
“哎呀……”老伯的眼神都變得不一樣了,立馬上前來要握著杜秀青的手,激動地說,“杜記啊,你可是我們這個山村裡幾十年來第一位來的縣上的幹部啊,真是莊家坪有福了!”
杜秀青握著老伯有些顫抖的手說:“老伯,我身後的這位蔡記你不認識嗎?”
“蔡記?啊?也是縣上的大幹部麼?不認識不認識哦!”老伯緊緊地握著杜秀青的手,看了看蔡明初說。
“呵呵……”杜秀青笑得很爽朗。
蔡明初聽這位老伯一說,立馬囧得臉色通紅。剛才還說每年都來,每年都來,現在面對這位老伯,謊言自然就被戳穿了。
杜秀青就知道,鎮裡的領導對於這樣的地方,是很少親自下來的。
這樣貧窮而又偏僻的小山村,幾乎成了三不管的地方,被遺忘的角落。國家好的惠民政策也很難普及到這兒來,老百姓的資訊很閉塞,對於這些政策基本也不瞭解。看看這兒老百姓的房子,就知道有多貧窮,基本還是處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似乎改革的春風根本沒有吹到這兒。
“老伯,村裡現在有多少人啊?”杜秀青邊走邊問。
“我們村啊,總共才不到一百多人,這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出去了就不想回來了,就剩下這些老人孩子守在這兒,連個乾重活的人都沒有。上半年老魏頭去世,連抬棺材的人都找不到了。”老伯有些傷感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