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秀青看了看蔣能來,確定他已經說完了,她很淡定地喝了口水,然後環視了一下全場,大家臉上的表情都很嚴峻,她知道,很多人在等著看她的反擊。這個會議室,從來就上演著沒有硝煙的戰爭。
“剛才蔣縣長的分析也很有道理。說實話,是不是要上這個專案,我也是經過反覆研究,反覆考慮,並且多方徵求了意見,這其中包括很多已經走出了餘河的木雕大師的意見。綜合他們的意見,於副縣長寫了這份詳盡的規劃,我認為寫的很好,很全面,很到位。”杜秀青語氣緩慢地說,“蔣縣長剛才分析了餘河木雕沒落的原因,計劃裡也寫到了,我們餘河身處內地,在改革開放初期,確實無法與沿海相比,沿海是開放城市,他們有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撐,更有來自海外的巨大市場,這些都是我們內地所不具備的有利條件,所以浩浩蕩蕩的民工潮湧向了沿海。我們的民工,為沿海創造了大量的財富,把沿海建設得猶如國際大都市,可是,他們自己的家鄉卻還停留在原地,沒有發展沒有進步。這就是中部地區與沿海地區的差距。但是,今天改革開放已經進入縱深階段,沿海的發展要帶動內地的發展,國家各方面的政策也在支援中部發展。許許多多的內地人才已經開始回流,很多民工也不願意再到沿海地區去打工。下林開發區,就是抓住了這個機遇,成功吸引了本土外出人才的回流,他們回到家鄉辦廠,為當地創造的財富不僅僅是財政上的數字增加了,更重要的是能為本土的剩餘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讓這些人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減少了留守兒童和留守婦女,減少了空巢老人,這些社會問題,都是隱性的,但是帶來的影響卻是深刻而又深遠的。餘河木雕雖然已經沒落,要想從人家已經成熟的市場裡分到一杯羹,確實不容易,但是,只要有希望,我們就要去嘗試,本著發展本土特色企業,扶持民族產業的初衷,我們也必須把這項任務當做使命來做。外流的人才能不能迴歸,就看我們培育的土壤能不能吸引他們迴歸。據我瞭解,80(百分號)的外出人員,都希望能回到家鄉,因為這裡有父母孩子,無法割捨。如果能夠在家門口創業,並且實現期望中的發展,他們何樂而不為呢?沿海早期的發展,也是政府搭臺經濟唱戲,我們已經晚了很多步,但是再不做,就連最後一點機會都將失去,到那時候,我們或許就成了最沒有作為的政府,那就是千古罪人!”
“所以,這個專案,我們必須要做,而且一定要想盡辦法做起來。關於規劃木雕一條街,以及相關的配套,於副縣長具體召集相關部門的負責人,開個碰頭會,儘量早點把這個專案的立項完成,需要什麼的支援,拒開口,沒錢,我們也要辦大事。有錢能辦事,那不說明能力,沒錢能辦大事辦好事,這才是體現我們各位當家人的能力。這件事情,剛才看各位的表態,也都是贊成居多,所以,這個專案就這麼定了!”
杜秀青根本就沒看蔣能來,把這件事就這麼拍板了下來!
蔣能來的那張臉,氣得青一塊紫一塊的。
這個可惡的小女人,居然變得這麼獨斷專行,根本就不是來商議的,就是直接通個氣,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真他孃的,這是什麼霸道邏輯!
他氣得哼哼唧唧的,卻不好當面發作。畢竟這件事情,對於餘河來說,是利好的大事,如果他再跳出來反對,恐怕又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上次新建餘河一中新校區的事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蔣能來再傻,也不會吃眼前虧了。
杜秀青停了一下,接著丟擲了今天的第二件大事。
關於全民醫保的事情。
去年年前她交代於少鋒對此作出一個方案來,於少鋒也很認真地進行了一番調研,然後寫出了一個詳盡的方案。
“去年年前的特困戶慰問工作,相信大家都還記憶猶新。省裡對我們年前的特困戶慰問工作也給予了很大的肯定,李成鑫記還專門對我們進行了表揚。市委林記也同樣肯定了我們的工作。這說明,我們對特困戶的關心,不僅是得民心的,更是我們黨應該堅持做的一項工作。但是,我們自己心裡清楚,我們無法年年都這麼全面細緻地去做。雖然我們這次下去,給這些特困戶送去了溫暖,讓他們過了一個相對幸福的新年,但是,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我們的溫暖不能天天送,也無法每次都做到這麼全面。在這些特困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為因病致貧,如果能解決他們的病有所醫,那麼,很多家庭將可以避免陷入這樣的貧困當中。他們的生活就能和過去一樣,雖然不富有,但是充實而幸福。所以,經過慎重考慮,也經過多方考證,今天在這裡提出這個方案,大家一起來研究研究。”杜秀青說道,然後示意於少鋒把醫保方案發給每個常委。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大家拿到這份醫保方案,心裡又是一陣感嘆。
這大年剛過,就折騰起這麼大的事情來,真是不得安生啊!
蔣能來很認真地看了看這份醫保方案。他在心裡不得不承認,於少鋒也是個有才的人,如果這份方案真是他自己起草並且定稿的話,那麼他一定做了大量的調查,查詢了大量的資料,才能寫出如此詳盡的方案來。
但是,這明顯是小女人吃飽了撐的拍腦袋想出來的主意。她想著給自己撈政績,樹形象,怎麼不想想餘河的財政實力呢?每年每人只上交30元,政府補貼得多少錢?說起來容易,到時候拿錢可就不那麼容易了!這都是填不滿的窟窿,餘河這個窮縣,根本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再說了,真正全民醫保了,大病小病都可以報銷了,那麼,農民們是不是一個感冒就往縣城裡跑,小病都得到大醫院去瞧?這樣一來,現有的醫療條件能夠滿足得了嗎?不能滿足的話,這不是給醫院添亂嗎?各方面的條件都不成熟,想盲目做到全民醫保,簡直是痴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