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箜不再理他。
賀蘭予無聊,跑去摘了一片荷葉,把木頭小和尚放在蓮葉上。蹲在小和尚面前看。
他跑去問打坐的慧箜:“小師父,我好想去觀音塘。”
慧箜在打坐,沒理他。
賀蘭予討了個沒趣,偷偷對木頭小和尚說:“小小師父,我好想去觀音塘。”
木頭小和尚彎著一雙笑眼。也沒理他。
打坐完畢,慧箜給賀蘭予講了個故事。作為賀蘭予一路給他解悶的回應。
白塔寺有個老和尚,和慧箜一個年歲的時候燃過指。但是失敗了。
他劇痛無比,以至於在殿堂佛祖像前嘶吼出聲,兩個和尚都壓制不住,他最終暈厥在佛祖像前。
年輕時候的老和尚心知肚明。他明白佛祖也心知肚明。
他不虔誠。險些入魔。他多謝佛祖拉了他一把。
他再沒燃指供佛。
歲月如梭。他從一個年輕的和尚變成了老和尚。他食指殘缺,卻是燃指失敗的證明。有香客不明,看他殘指,以為他也是得道高僧,老和尚很是惶恐。從此深居不再出現在香客之前。
除了每月的十八。
每月十八,是那個女子上香的日子。
那女子總帶著新鮮的蓮花在佛堂供花。
佛堂的花朵和蔬果到最後都會被擺放在僧人的僧房中。老和尚總是把水果分給小和尚,唯獨每月的那一束蓮花,總是插在他修行禪房的淨瓶中。一日一日,從新鮮到枯萎。老和尚總是把枯萎的蓮花埋葬到樹下。
年輕的和尚在燃指的前一天在佛前唸經。他感覺眼前光影移動。他無意中睜開眼睛,看到了手捧蓮花而來的年輕女子。
恍惚間,他以為那是殿中的觀音現身。
他很快閉目,再敲響了木魚。
然而當天晚上,他案牘前的觀音,長了一張和那個女子一模一樣的臉。
第二日的燃指供佛,他險些入魔。
賀蘭予聽到這裡,問他:“那就是那個和尚動了凡心。他既然如此動心,為何不還俗呢?”
慧箜說:“和尚和女子相遇,是在觀音殿。”
他看一眼賀蘭予,問他:“觀音殿是求什麼的?”
賀蘭予恍然大悟:“哦,那個女子成親了,來觀音殿求子的。”
他不由得生了同情:“那和尚挺可憐的。有緣無分。”